- 時間:2025-06-11
- 來源:蘭州晚報
資料圖片
城市商業新地標?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馬軍?攝
蘭石集團鉆井設備出廠?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周靖博?攝
科技賦能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資料圖片
制藥生產線?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馬軍?攝
發展百合產業振興鄉村經濟?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譚安麗?攝
作為甘肅省省會、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蘭州市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面對新時代發展要求與轉型升級壓力,為了在強省會行動中下好產業發展的“先手棋”,全市上下牢牢扭住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6+x”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這個“牛鼻子”,筑牢都市型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總部經濟5大支柱,在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推進項目建設,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壯大經濟總量,力爭在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方面重點發力,為蘭州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直面問題
擘畫現代產業新藍圖
“蘭州,一座被低估的城市。”翻閱網絡平臺的諸多評論,蘭州網民的話里有不甘,更透著底氣。不甘,是因為曾經的輝煌深深刻印在城市記憶里。新中國成立后,得益于“一五”“二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布局的重大項目,蘭州迅速成長為一座新興工業城市,建立起包括機械制造、石油化工、能源電力等在內的工業門類。改革開放前,蘭州經濟長期處于全國大中城市上游。但近幾十年來,受各種因素影響,蘭州經濟總體處于徘徊狀態。底氣,是因為蘭州的創新資源令人稱羨。常住人口443.65萬的蘭州,有51萬名在校大學生,擁有以中國科學院在蘭“一院三所”為代表的1200多家科研院所、以蘭州大學為代表的31所高等院校、以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為代表的駐蘭央企和以航天510所為代表的航空航天企業等四方面科研“硬核”力量。
現在我們面臨的現實是——不進則退、慢進亦退,蘭州已退無可退。如何破局?強省會勢在必行。“省會強則全省強,省會興則全省興。”甘肅省強省會行動工作推進大會強調,解決甘肅“三個不平衡”問題,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要強省會,舉全省之力把蘭州發展搞上去,打造輻射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增長極,牽引拉動全省區域協調聯動發展。同時還強調蘭州要樹立自信自強“精氣神”、打好產業升級“攻堅戰”、完善交通樞紐“大網絡”、同唱區域發展“協奏曲”、凝聚各方聯動“向心力”,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長極、爭做主力軍。
堅持問題導向,從制約蘭州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瓶頸問題中抓住改革重點、找準改革方向,正是奮力推進強省會行動、建設新時代美麗蘭州的破題之舉。而強省會的關鍵就是要強產業,探索一條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西部省會城市特色路徑。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指出,要大力發展與強省會相匹配的現代產業體系。統籌做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謀篇布局“三篇文章”,加快構建都市型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數字經濟、總部經濟為引領的“3+2”現代產業體系。這是“3+2”產業體系首次作為某一特定行業的發展戰略方向寫進市委“1139”工作部署中。
同時,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還描繪出了“3+2”產業體系的具體發展方向及重點。即:都市型現代農業要著力培育壯大生態農業、數字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高原夏菜、百合、玫瑰、中藥材等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持續提升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先進制造業發展要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精準招引和集聚一批龍頭鏈主企業以及上下游核心企業,推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連點成線、聚鏈成群。現代服務業要推動研發設計、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促進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等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積極推進新型高端消費綜合體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努力把蘭州建成西北新消費中心、新服務中心;加快培育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堅持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方向,統籌推進“云、網、數、鏈”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賦能產業變革,帶動發展數據中心、終端設備制造、算力服務等產業,搶占數字經濟制高點,全力打造“數字蘭州”。鼓勵和引導蘭州銀行等現有總部企業做優做強、扎根蘭州,加快培育中電萬維等本土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發展升級成為總部企業,積極招引跨國公司、大型央企、“三個500強”和行業頭部企業,在蘭州設立區域總部、研發總部、結算總部、銷售總部、設計中心,不斷提升總部經濟發展的能級和集聚輻射力。
“‘3+2’現代產業體系既為蘭州產業升級明晰了方向坐標,構建起多維立體的發展格局,更以戰略眼光繪制了發展藍圖,有效銜接近期實施路徑與遠景目標規劃,推動蘭州產業在創新驅動、智能轉型、綠色發展軌道上加速突破,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軍表示。與此同時,為了推動“3+2”產業體系協同發展,蘭州市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專項規劃和行動方案。如《蘭州市“十四五”制造業發展規劃》《蘭州市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3-2025年)》《蘭州市總部經濟發展行動計劃》《蘭州市現代農業發展實施方案》《蘭州市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若干措施》等,為每個重點產業領域提供了清晰的發展目標、空間布局、重點任務和政策保障。
奮起直追
倒逼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對發展滯后的反思和對重振輝煌的期待,最終要落到實打實的行動中。尤其是對于“3+2”產業體系中的“3”的注重和聚能,其實是蘭州加快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加速新舊動能轉化和逐步釋放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成長潛力的過程。
都市型現代農業如何打造?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鄉村發展的關鍵抓手。從“滿城漁歌”鄉村振興示范帶的打造和壯大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生態農業+數字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的雛形。計劃投資2.3億元的滿城漁村文化產業項目,地處永登縣柳樹鎮復興村和城關鎮滿城村的接壤處。該項目做足“魚文章”,延伸“魚鏈條”,規劃建設集工廠化繁育養殖、展示銷售、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漁樂基地”,構建農文旅融合的同治同美同富鄉村新格局。而“滿城漁歌”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名稱也由此而得來。“強省會行動以來,我市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著力打造鄉村全面振興的‘蘭州樣板’,都市型現代農業提質增效。2024年以來,全市布局49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煙雨蘭山’‘秀美興隆’‘金關畫卷’等15條示范帶各美其美,鄉村面貌明顯改善、鄉村產業競相發展、鄉村治理成效顯著。”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天泉表示。
來自市農業農村局的相關材料顯示,2024年我市第一產業增加值74.9億元,較2022年(64.97億元)增長15.3%,都市型現代農業持續壯大。特色農業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81.2億元,較?2022年(240億元)增長17.2%。特色優勢產業種植面積180.19萬畝,較2022年(169.94萬畝)增長6%,農業產業鏈融合發展不斷深化。榆中縣入列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皋蘭縣什川鎮獲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
先進制造業如何振興?答案是發力單項冠軍,挺進全能冠軍。新中國第一座煉油廠、第一座濃縮鈾廠、第一家合成橡膠廠、第一家毛精紡廠等在蘭州誕生,第一臺鉆井機、第一臺抽油機、第一束化學纖維等都從蘭州走出。眼下的蘭州堅持以“干在實處”推動“走在前列”,從爭做單項冠軍做起,向具備優勢的領域聚焦發力,通過量變實現質變,逐步獲得更多全能冠軍、綜合冠軍和全面冠軍。蘭州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代表產品“蒸汽管回轉圓筒干燥機”成功打破國際技術壁壘,完全實現該項技術的國產化替代與應用,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國際同類產品領先水平,價格僅為進口設備的一半,現已在國際國內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國內市場占有率居首位,國際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面,蘭州加快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2個、綠色工廠17家,省級綠色園區2個、綠色工廠4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3家,持續構建綠色創新和制造體系。“要聚力實施‘大產業、大平臺、大企業、大項目、大創新、大環境’提升行動,著力構建‘6+X’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在穩增長、調結構、筑底色、建項目、育企業上實現突破,為推進‘強省會、強工業’行動,推動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工信力量。”市工信局副局長陳良說。
強省會行動實施兩年來,蘭州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優勢產業鞏固延伸、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謀篇布局,全力打造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生物制藥、新材料、裝備制造、數據信息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做強新能源、航空航天、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6+X”先進制造業集群不斷壯大,各板塊你追我趕,呈現“百花齊放”之勢。海亮銅箔、寶武碳業、德福新材料、宏彬負極材料及金川磷酸鐵鋰生產線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項目效應迸發。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2022年的9.7%提升到2024年的11.9%;金白蘭武有色金屬集群入選工信部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蘭州高新區躋身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50強,獲批國家生物醫藥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現代服務業如何升級?面對蘭州現代服務業總量偏小、發展不均、結構不優、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必須著力打造“7+N”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走出一條具有省會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7”指的是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物流服務業、商貿服務業、數字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文旅服務業、商務服務業;N則指統籌推動教育培訓、健康、體育、養老、家政等服務業。蘭州中心作為城市商業新地標,2024年客流量突破3600萬人次,同比增長15%;實現銷售額45億元,同比增長20%,成功招引風起大漢、雪肌精等15家“首店”品牌入駐,首店經濟效應顯著。“我們綜合了零售、配套、餐飲、功能等所有全業態的產品輸出。目前為止,我們有首店以及獨有的品牌,有兩百多戶,政府在首店經濟的補貼政策也對我們有很大的支持跟幫助。”東百蘭州中心商業總經理黃曉聲表示。
而作為主管部門,在推動消費升級方面又有哪些舉措呢?市商務局四級調研員米德軍說:“市商務局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先后起草了《蘭州市加快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2024—2026年)行動方案》,制定了《蘭州市加快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2025年任務清單》,堅持把精準招商作為促進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實施服務業企業倍增計劃,重點引育現代商貿流通業和商貿服務業企業,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來自市商務局的資料顯示,2024年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427億元,較2022年(2128億元)增長12.33%。2024年全市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77.3億元,比上年增長4.6%;完成郵政行業業務總量26.1億元,比上年增長24.7%;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達60%左右,現代服務業對全市稅收的貢獻率達65%左右。蘭州入選2023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共爭取15億元獎補資金。
向新圖強
從數字經濟和總部經濟中要新質生產力
傳統產業可以通過升級轉型煥發新動能,作為促進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強勁動力和體現城市發展能級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對于“3+2”中“2”所指的數字經濟和總部經濟,蘭州又該如何發力?
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時代浪潮中,蘭州市錨定“到2027年,數字經濟規模達2000億元,‘3+2’現代產業體系中數字經濟實現規模化發展”的目標,加速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走進蘭石集團數字化指揮中心,輕點鼠標,蘭石集團本部、蘭石重裝煉化公司、生產車間、生產設備的數字模型及控制指揮系統依次展現在大屏上。其中,該集團打造的“數字孿生車間”極具代表性。蘭石愛特互聯網科技公司創新共享中心研發工程師段曉磊介紹:“在該車間,通過數字建模技術,實現了集團本部、廠區、車間、設備的1比1數字孿生,構建起從實體工廠到數字工廠的精準‘映射’。”近年來,一個又一個“數字化車間”“智慧工廠”在我市涌現。2024年,全市創建國家和省市級智能工廠(數字車間)42戶;32戶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有力推動數實融合向縱深發展,為全市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勁動能。
今年2月14日,中國移動甘肅公司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T3航站樓成功開通5G-A(5G-Advanced)3CC(三載波聚合)網絡,中川國際機場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首個實現5G-A網絡覆蓋的智慧機場。蘭州新區已成為“東數西算”工程的重要節點,蘭州新區大數據產業園引進建成國家電網首個超大型綠色數據中心、中國移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數據中心(中國移動甘肅公司絲綢之路西北大數據產業園)、中國電信“東數西算”綠色示范數據中心、甘肅省綠色示范工程蘭州新區大數據中心和中科曙光先進計算中心等一期項目,各項目二期和潤澤(蘭州)信息港、聯通數據中心項目加快建設,建成標準機架2.3萬架,可提供85萬核計算能力,具備1430T內存和72PB存儲能力,在建標準機架5.6萬架,已成為全省機架規模最大、算力集中度最高、存儲容量最大的數據信息產業基地,入選“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大數據)”。一個個數據中心在蘭州相繼落地,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躍居西北前列,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快速擴張,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工業企業上云數量大幅增加,智慧城市建設成效顯著,在交通、政務、醫療等領域惠及民生……這些,都見證了數字經濟發展的“蘭州速度”。
省會城市因其資源配置組織功能以及高品質、國際化高端商務環境,一直是總部經濟青睞的棲身之地。按照蘭州市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蘭州市發展改革委分別于2024年9月和12月開展了兩批次的總部企業認定工作,全面累計認定總部企業72家,其中:可直接認定型企業29家、綜合型總部企業28家、功能型總部企業15家。通過開展總部企業認定工作,在蘭頭部企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發展能級和集聚輻射能力明顯提升,同時還于今年3月啟動了總部企業高層次人才安居保障專項補貼政策落實工作。
目前,蘭州吸引了一批央企、省屬國企、大型民企在蘭設立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本土企業總部功能逐步強化。“2024年蘭州市出臺了支持發展總部經濟的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土地、金融、人才等8個方面的支持舉措,為總部企業發展壯大提供要素保障。下一步,我們將聚焦‘3+2’現代產業體系,把牢總部經濟發展方向、優化總部經濟發展布局、堅持‘內培外引’并重的工作思路,全力擴大總部經濟規模,為全市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增長極。”市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科科長王彥軍表示。
未來可期
蘭州經濟“新”意更足、“質”感更強
蘭州高新區生物藥品制品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一批國內國際領先成果接連出現:積石藥業司美格魯肽生產線建設及GMP認證加快推進;蘭州生物技術開發公司肉毒素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1%,并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物醫藥等戰略性產業集群的蓬勃生長,助力蘭州經濟發展不斷煥發內生動力。這,正是蘭州“3+2”產業體系蓬勃發展的縮影。
兩年來,我市以“3+2”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支撐蘭州高質量發展。工業經濟總量突破3000億元大關,工業固投占比從2022年20.2%增加至2024年28.7%。蘭州新區獲批“國家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入選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2024年累計新建高標準農田109.85萬畝,較2020年增長52.8%……
黃河之濱,“3+2”現代產業體系正為蘭州注入澎湃動能;展望未來,蘭州經濟“新”意更足、“質”感更強。關于“3+2”現代產業體系的發展方向,市委十四屆十一次全會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產業培育,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加快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要推動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都市型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和總部經濟,在加快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上闖出新路子。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李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