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6-12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莊浪縣朱店鎮吳溝村打造的集休閑、娛樂、餐飲、垂釣、采摘于一體的生態農家樂。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蹊
平涼市加銀機電有限公司微型振動馬達生產線上,工人嚴把產品質量關。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高檣?丁凱
華亭市馬峽鎮寺溝村的天麻種植基地內,工人在給天麻澆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蹊
靈臺縣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合作共建的綜合性科研試驗示范基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高檣?丁凱
華煤集團千萬噸集中選洗煤廠項目。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蹊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宏源?施秀萍?田麗媛?顧麗娟?田蹊?何佳睿?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梓潼
夏日的平涼,從城鎮到鄉村,從項目現場到田間地頭,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涌動著發展熱潮。
平涼,是陜甘寧三省區的通衢要地、能源保供的戰略基地、“甘味”悠長的農業高地、宜居宜游的康養福地。
去年以來,平涼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強縣域行動“一縣一方案、一年一清單、一季一調度”工作機制,全力穩大盤、蓄進勢、惠民生、守底線,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因地制宜,產業優化升級
作為全國14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平涼市瞄準“雙碳”目標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在保障能源穩定供應的同時,著力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走進靈臺電廠項目現場,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加緊施工,一派繁忙景象。
“3月5日,電廠成功實現倒送電,為后續機組調試及投產發電提供了有力保障?!膘`臺電廠執行董事李建新介紹說,目前,項目主體已建成,正在進行廠房裝修、設備安裝調試及配套工程施工,計劃今年上半年投產。
靈臺電廠項目是隴東至山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配套電源項目,是靈臺縣煤電化產業鏈重點項目,規劃總容量為4×1000兆瓦。
“一期工程占地827畝,總投資78.23億元?!崩罱ㄐ抡f,項目投產后年發電量約100億千瓦時,消納煤炭約414萬噸,產值達30億元以上,將為當地建設隴東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區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素有“煤都”之稱的華亭,緊盯建設“全省工業樣板市”和“隴東煤電化產業發展高地”奮斗目標,全力延鏈補鏈強鏈,努力做好“煤文章”。
華煤集團千萬噸集中選洗煤廠項目現場,塔吊林立,火熱的建設場景撲面而來。
“項目于去年3月開工,投資5.56億元,預計今年6月底就能完工?!表椖繉0嘟M組長張保寧說,目前已建成原煤倉、塊精煤倉、準備車間、主廠房等主體工程,正在進行洗選設備安裝。
該項目位于硯北煤礦現有選煤廠東側,入選華亭煤礦、硯北煤礦、東峽煤礦原煤,屬于礦區型大型動力煤洗選廠,采用重介淺槽分選工藝。
“項目建成后,預計年銷售收入53.3億元,利潤總額8.5億元,上繳稅金2.5億元,具有投資收益高、人員投入少、洗選成本低等優勢。”張保寧說,項目將提升煤炭品質和價值,實現煤炭集中洗選、深度提質和分質分級、清潔高效利用,有力促進企業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平涼市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不只電與煤。近年來,當地以“三區一城市”建設為總抓手,持續做大做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平涼紅牛、靜寧蘋果等九大重點產業鏈,積極培育壯大生物制造、輕工產業、鎂基新材料、鈣基新材料等產業集群,以全產業鏈思維重塑縣域經濟版圖——
平涼紅牛、靜寧蘋果系列團體標準正式發布,涇汭河川區設施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擴量提質,“靜寧蘋果”獲評全國首個地理標志AAA級知名商標品牌,靜寧縣蘋果加工產業集群被認定為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綠色建材產業集群被認定為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平涼獲評全國十大大暑節氣生態文旅品牌,華亭米家溝、靈臺皇甫謐醫養文化景區晉級國家4A級景區。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722.77億元,增長5.4%。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154億元,增長6.2%……
全市各地競相發展,收獲喜人——
7縣(市、區)綜合評價均居全省第一方陣,崆峒區連續3年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強縣或先進縣,崇信縣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華亭、崇信、靈臺和7戶企業為全省工業經濟穩增長作出突出貢獻,靈臺、崇信、莊浪工業集中區晉升省級開發區,平涼工業園區躋身“2024中國省級開發區發展潛力百強”榜單。
創優環境,厚植發展沃土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是主力軍;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沃土。
深化“大綜窗”改革、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建設數字政府、直達快享惠企政策、設立“平涼企業家日”、拓展政企交流互動平臺……平涼市通過一系列務實、有效舉措,全線提速優化政務服務,喜訊頻傳——
2024年,平涼城市信用監測評價連續3個月居西部和全省首位,連續4個月排名全國地級市前10名,“公共資源交易標準化助力經營主體降本減負”入選全國典型案例。今年1至2月,平涼城市信用監測居全省第一、西部第一、全國第十二。
凈選、切制、包裝、化驗……走進位于華亭市馬峽鎮的青松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伴隨著濃郁的藥香,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作為我省第一批大宗地產中藥材產地加工龍頭企業,公司集種苗培育、種植、采購、生產加工及銷售于一體,引進國內先進的中藥飲片聯動生產線和中藥材細胞破壁技術,有標準化中藥材生產基地2000畝,年生產中藥飲片325種3000噸,產品遠銷安徽、河北、寧夏、陜西等省區及3000余家醫療機構。
“去年,我們新建藥食同源配方實驗室及生產加工車間,開發了代飲茶、固體飲料、高端茶等藥食同源系列產品。今年,計劃投資120萬元建設華亭市食用菌菌種廠生產基地,投資100萬元建設中藥材天麻種植基地及各種高檔菌種實驗種植基地?!惫旧a廠長杜紅麗說。
“華亭有豐富的中藥材資源,營商環境好?!倍偶t麗深有感觸地說,公司自2004年落戶至今,在政府的幫扶下,通過智能化改造達到質效雙提升,加速推動“種植-加工-銷售-服務”全鏈條升級,年產值達3000余萬元。
位于涇川縣中小企業孵化園的平涼市加銀機電有限公司,同樣看中了平涼優良的營商環境。生產車間里,5條微型振動馬達生產線高速運轉,工人們繞線、焊接、組裝、檢測,忙著趕制訂單。
這是一家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微型馬達和步進電機設備制造企業,產品應用于手機、手表、車模、航模、玩具、投影儀、美容儀及安防產品等領域,熱銷深圳、上海、江蘇等地。
“自去年4月入駐孵化園以來,涇川縣政府相關部門全程代辦幫辦手續,一個月完成兩條生產線建設并投產,半年后又有兩條生產線投產。”項目負責人杜洪鋒說,全天候的精準服務和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讓我們扎根平涼有底氣、更有信心。
“育大”,不遺余力。涇川縣大力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行動,新裕建材被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瑞嘉農業等6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目前,全縣擁有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以及14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
“強小”,多面發力。涇川縣將7戶企業納入小升規企業培育庫,堅持“一企一策”,深入企業開展走訪調研,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用工等難題,2024年培育入規企業5戶,今年一季度培育入規企業2戶,全縣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15戶。
企業引進來、留得住,必須服務到“心坎上”。平涼各縣(市、區)紛紛打出“組合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釋放一系列優化環境的政策紅利,持續激發縣域經濟發展的新活力。
以人為本,增進民生福祉
早上,到社區書屋讀書、寫字;中午,到社區音樂室練習電吹管;晚飯后,在社區和外孫一起朗讀詩詞;周末,參與為轄區少年兒童開展的讀書明理、經典讀寫等公益課堂活動……這是74歲的崇信縣城市社區魚堡子社區居民趙全保的生活軌跡。
“社區配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為大家打造了一個學習、交流、娛樂的平臺。”從小熱愛文藝的趙全保心中了然,能在家門口樂享晚年生活,得益于魚堡子社區進行的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
魚堡子社區常住人口3387戶,60歲以上老人有746人。如何讓老人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魚堡子社區的答案是:從人文關懷入手。
社區黨支部書記戚玉云介紹,為打造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魚堡子社區網格員、志愿服務隊每天對轄區環境衛生進行巡查、整治;對轄區特困、低保、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定期開展義診義剪、代辦代繳、生活物品代購、助樂助餐等個性化服務。
身有所棲,心更要有所寄。
魚堡子社區設置老年食堂、文化活動室、圖書室、鳳翥書畫室等21個功能室,組建老年合唱團、太極之光健身隊等12支文化社團,積極開展書畫繪畫、文藝匯演等文化活動,讓老人既享快樂晚年,又能發光發熱。
74歲的居民鐘銀娥和伙伴們在社區舞蹈室排練弦子腔已經兩個多月,她高興地說:“社區提供免費場所、熱水,還有志愿者幫忙輔導孫子作業,服務特別周到!”
城市有溫度,鄉村有顏值。
漫步于莊浪縣朱店鎮吳溝村,一幅生態宜居、宜游宜樂的鄉村新畫卷躍然眼前:一層層山地梯田錯落有致,蘋果花迎風飄香;一條條村社道路平坦硬實,打通鄉親們的致富路;一間間農家樂各具特色,游客絡繹不絕……
“荒山溝變成景區,節假日每天游客量達上萬人次?!?007年底,吳溝村村民吳利斌回鄉創業,承包荒地發展種植養殖業;近兩年,又開設集休閑、娛樂、餐飲、垂釣、采摘于一體的生態農家樂,帶領更多村民吃上了“農文旅融合飯”,“現在果園年收入30萬元,農家樂年收入40萬元,長期用工在30人左右?!眳抢笳f。
吳溝村統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集體經濟發展、文明鄉風建設等各項工作,積極推動現代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多渠道促進群眾增加收入,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24年,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純收入達1.2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1萬元。
據了解,平涼市將80%以上財政支出投向民生領域,“民生清單”漸漸變成百姓的“幸福賬單”——
3.14萬人穩定消除返貧風險,莊浪縣、靜寧縣榮獲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考核第一等次;
全市新增學位園位3.4萬個,增加醫療床位2600多張,城鎮新增就業連續三年保持在2.5萬人以上,新增體育場地設施27萬平方米;
抓建省市級和美鄉村60個,建成鄉村建設示范村48個,建成生態及地災避險搬遷安置點75個,3500多戶群眾實現安居夢;
建成一批養老服務、日間照料、村級互助、老年人助餐和托育機構,“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深入推進……
從城市到鄉村,平涼市以“繡花功夫”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讓城鄉更有溫度、更有顏值、更有品質。
記者手記
拼出精氣神?跑出加速度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麗媛
巍巍崆峒,滿目蔥蘢;潺潺涇河,水清岸綠。
行走在平涼大地,既有“處處聞啼鳥”的生態之美,亦有兼容并蓄的深厚文化,更有強縣富民的特色產業,隨處可見各地競相發展、向新而行、揚優成勢的新活力。
平涼聚力打造“三區一城市”,以綠為底,點“綠”成金,緊扣資源轉化,將各地優勢融入農業、工業生產中,因地制宜、錯位發展,解鎖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密碼。
在打造全省工業轉型發展創新區上,平涼積極加快石油、非常規天然氣、白云巖礦、鈾礦資源勘探開發進程,加速貫通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
在打造西部現代精品農業樣板區上,平涼積極推進農業品牌戰略,51個品牌入選“甘味”農產品目錄,以牛果高端創牌帶動更多特產“出隴”“出海”。
在打造西北文旅康養融合先行區上,平涼打造農旅融合、交旅融合、中醫康養、氣候康養等新業態,一批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農旅融合基地、生態康養綜合體、度假露營基地建成運營。
在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城市上,平涼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實施隴中生態保護和修復、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重點項目,全面推進美麗平涼建設。
實施強縣域行動,提升發展“含綠量”,平涼立足各地實際,找準目標定位,群策群力做強縣域經濟,各地拼出了精氣神,跑出了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