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6-19
-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房惠玲
甘肅充分發揮電子商務跨越時空、集聚要素、融合創新等優勢,近年來通過部門協同、政企聯動,推動電商產業快速發展,使其成為暢通城鄉經濟循環、促進就業創業的新引擎。
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甘肅省網絡零售額達603億元,同比增長10.1%;2025年1月至5月,實現網絡零售額201億元,同比增長8.5%。目前,全省各類網上經營主體約22萬家,帶動就業規模達86萬人。
政策引領:夯實電商發展基礎
政策支持是甘肅電商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甘肅省商務廳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政策項目,68個縣實施了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成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構建起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和物流配送體系,打通了農產品上行與工業品下行的通道。“隴南經驗”“環縣模式”“廣河模式”獲得國家部委高度認可,成為甘肅電商的特色名片。
同時,85個縣區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建成一批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培育出5個國家級農村電商與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6個省級電商產業園和20個縣域直播電商中心,推動電商與產業深度融合。
“我們通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電商培訓,持續提升從業人員就業創業能力。依托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項目、全省‘村播賦農’電商新業態人才培養行動,以及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線上大講堂,累計開展培訓超78萬人次,培育出大批依托電商就業創業的經營主體,成為帶動就業創業的新生力量。”甘肅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蘇文武說。
品牌驅動:拓展電商發展路徑
品牌建設為電商發展開辟了新方向。甘肅省深入實施“甘味”品牌營銷戰略,2024年全省農產品網上銷售額、出口額、“甘味”產品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1.83%、27.8%和14.4%。電商的蓬勃發展助推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排名躍居全國第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列全國第三。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志榮介紹,全省將電商技能納入高素質農民等重點群體培訓內容,舉辦系列線上線下培訓活動,培養出一批懂農業、會電商、善經營的復合型人才與創業帶頭人,涌現出“隴小南”“莊園牧場”等優秀“甘味”農產品電商品牌。定西馬鈴薯、靜寧蘋果等11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入選農業農村部精品培育計劃,入選數量居全國第四。2025年,甘肅計劃舉辦首屆“甘味”品牌形象代言人選拔暨直播大賽,通過“以賽促訓”提升“甘味”企業在電商領域的影響力與競爭力,助力就業。
“隴小南”作為甘肅農產品電商品牌代表,通過短視頻與直播推廣、品質口碑建設、區域公共品牌聯動等方式,積極推廣隴南特色農產品,構建了線上線下融合銷售網絡,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企業創新:激發電商發展活力
在電商領域,甘肅隴小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甘肅慧聯信息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積極創新發展模式,為就業和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甘肅隴小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立足隴南核桃資源優勢,建成當地首條核桃油冷榨生產線,突破核桃制粉技術瓶頸,形成了涵蓋4條生產線、20多個系列40多款產品的完整產業鏈,年消化核桃仁1000噸,年產值達1.7億元,帶動約1.5萬名農民就業增收,助力1萬余戶合作農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甘肅慧聯信息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數字就業基地+人才孵化學校”的模式備受關注。該公司在慶陽市環縣、西峰區、鎮原縣建立綜合性數字就業基地,吸納1400多人就業,人均月工資超4500元,帶動千余家庭增收,形成了全鏈條就業生態圈。同時,積極參與地方農文旅融合工程,利用特色產業資源孵化人才、創造崗位,多個項目獲得國家級、省級榮譽。
“我們創辦培訓機構,深化校企合作,針對不同群體開發階梯式培訓體系,年均培訓500人以上,實現了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榮獲多項國家級稱號。此外,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百村萬名新農人’培訓行動,建設網貨供應中心,拓寬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將人才、產品、產業有機銜接,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甘肅慧聯信息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雪蓮介紹。
從政策引領到品牌驅動,再到企業創新,全省電商產業多點協同發展,在促進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成果豐碩。未來,甘肅將持續發揮優勢,推動電商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