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6-23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范海瑞
招商引資,是滋養一方經濟的“源頭活水”。6月13日,帶著拳拳誠意,甘肅省政府在北京舉辦招商推介會,誠邀企業家朋友共享甘肅發展新機遇。
這場招商盛會,吸引了45家行業頭部企業以“真金白銀”牽手甘肅,簽約金額1001億元。這一筆筆沉甸甸的投資,將精準澆灌在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
這也是市場對“投資甘肅”日益高漲的熱情和堅定不移“看好甘肅”的信心。甘肅,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活水”。
新能源項目遍地開花
盤點此次推介會上的簽約項目,記者注意到,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占比接近一半,是客商投資甘肅的熱點所在。
酒泉是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領頭羊”。“酒泉風光資源富集,風能可開發量1億千瓦,太陽能可開發量10億千瓦。目前,酒泉新能源裝機達到4000萬千瓦,‘十五五’期間預計將達到1億千瓦。”酒泉市委副書記、市長唐培宏介紹道。
目前,全國風電行業排名前五的整機制造企業均落地酒泉,電機、鑄件等70%核心零部件具備屬地配套能力,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陸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我們將致力于引進風、光、熱、氫、儲、網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項目,聚力打造全國產業鏈最全、規模最大的新能源裝備制造和銷售中心。”唐培宏說。
不光是酒泉,簽約現場,天水、白銀、定西、張掖、武威、慶陽、嘉峪關等市,均有風電、儲能等新能源項目“入賬”。與會客商普遍看好甘肅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新能源產業項目投資呈現遍地開花的可喜局面。
中京電投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的現代化投資企業,在我省天水、慶陽投資建設風電項目,在武威建設共享儲能電站項目。“甘肅新能源項目的順利推進,為我們積累了開發大型風電項目的寶貴經驗,也堅定了我們在甘肅省持續投資、深耕發展的信心。”中京電投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世明說。
目前,甘肅省電源總裝機突破1億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超過7000萬千瓦,已成為省內第一大電源。同時,以金風科技、東方電氣、上海電氣為代表的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紛紛落戶,甘肅已經形成西部乃至全國產業鏈條最完整、集聚效應最明顯、輻射能力最強勁的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新材料產業借勢而起
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為甘肅帶來了充沛的綠電資源,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支撐。
以酒泉為例,2024年,酒泉新能源發電量430億千瓦時,綠電空間持續擴大,就地消納綠電蘊量巨大。當地通過直購電交易、中長期電力交易等方式,全力降低供電價格,形成了“新能源+儲能+高載能產業”多能互補、融合發展新格局,為高載能產業落地和綠電產品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我們重點招引綠色冶金、礦產資源開發、化工、玄武巖纖維、硅基材料、半導體等綠色高載能產業,歡迎在酒泉建設適應國際綠色屬性認證、面向中亞和歐盟的綠色產品出口制造基地。”唐培宏向海內外客商發出邀約。
在現場,白銀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延保重點推介了有色稀土、循環化工、新材料等六大優勢產業鏈。他表示,發展凹凸棒石、電池和碳纖維等新材料產業,白銀具有良好的供應保障、儲能市場、規模聚集優勢,誠邀企業家朋友“今日投資白銀,明日收獲黃金”。
甘肅是全國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也是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礦產資源豐富。基于豐富的能源和資源稟賦基礎,在充足綠電成本優勢的助力下,甘肅新材料產業正在發力提速。
目前,甘肅省正依托石化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等雄厚的產業基礎,形成了以先進化工、有色金屬、高分子、硅碳基、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打造形成了蘭州、白銀、金昌等國家級新材料基地,行業整體水平位居西部前列。2024年全省新材料產業產值達1305億元,同比增長28%。
“相信在新能源之外,新材料產業將是投資甘肅的又一大熱點。”一位北京客商感慨道。
新舊動能正加速轉換
在與會客商看來,動能澎湃的綠色能源,正在驅動著甘肅能源資源優勢,一步步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
甘肅石油天然氣富集,目前原油年產量突破1200萬噸,天然氣產量超過9億立方米,全省石化化工產業鏈年產值超過2600億元。目前,甘肅正大力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產業投資開發提供了廣闊空間。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副總經理張道偉表示,將加快推進玉門油田紅柳泉50萬千瓦風電、長慶油田綠電聚合、蘭州地熱開發利用等新能源項目,推動綠色能源產業化發展,推進蘭州石化乙烯改造項目建設,建成后相當于再造一個蘭州石化。
石油化工是蘭州市傳統優勢產業。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建勛表示,蘭州市將立足西固化工園區等現有產業基礎和產品資源,延伸精細化工產業鏈,重點引進高端合成材料、特種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等產業項目,同時,充分發揮蘭州新區等功能平臺“陣地”作用,重點引進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新型儲能、綠能機械及應急裝備制造類產業項目。
嘉峪關生產要素富集,境內和周邊風光電資源豐富。雄厚的產業基礎、優美的生態環境、高水平的社會保障、包容開放的城市品質,使這座城市成為西部少有的人口凈流入城市,十年間人口增長30%,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
“我們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推動各類資源向新興產業傾斜、向優質項目集聚,誠摯邀請廣大企業家,來嘉峪關投資興業、共謀發展。”嘉峪關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凱說。
奮進甘肅,正敞開懷抱,誠邀企業家共享發展機遇,讓企業的資本、技術與甘肅的要素、市場發生“化學反應”,起到了“1+1>2”的效果,共同開創共贏合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