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7-31
- 來源:平涼日報
平涼日報聯合采訪組
雨森紙業車間內,36萬噸生活用紙生產線高速運轉,質地細膩、色澤潔白的紙成卷下線;五舉煤礦井下,采煤機在智能系統操控下自主切割煤層,監控屏幕上的數據實時跳動;黃寨鎮甘莊村的窯洞里,毛色光亮的平涼紅牛嚼著草料,牛糞堆肥正運往千畝菜田——從廢棄窯洞里的“紅牛公寓”到智能礦井的機械轟鳴,從循環經濟產業園的蒸汽管網到川區連片的綠色菜畦,每一處生產現場都奔涌著高質量發展的熱浪。
崇信錨定“三區一城市”發展目標,聚焦轉型創新做強工業經濟、聚焦精品樣板提升現代農業、聚焦融合先行發展文旅康養產業,以“工業主導、農業優先”雙輪驅動,執創新之筆在資源型縣域轉型路上繪就出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圖景。
輕工崛起打造縣域“新名片”
“過去談崇信只知煤電,如今紙業成了新名片!”崇信縣工信和商務局局長陳龍望著雨森公司廠區感慨,36萬噸產能全部投產后,這里將成為西北最大生活用紙生產基地!
崇信縣煤炭、火電等傳統產業占比達65%,年可利用工業蒸汽超300萬噸。近年來,該縣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2023年2月,崇信縣與保定雨森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同年6月啟動了年產36萬噸高檔生活用紙及紙制品項目,總投資額達45億元。2025年5月,雨森項目一期正式投產,4臺紙機同時啟動,標志著“西北紙都”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甘肅雨森公司副總經理王帥表示,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年實現營業收入28億元、稅收1.5億元,吸納就業超1000人,并有力帶動紙箱包裝、塑料彩印、紙制品深加工等上下游產業集聚發展。
項目的落地并非偶然,崇信縣政府積極優化營商環境,融資3.52億元用于完善工業集中區供水、供電、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創新推行“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受理審批”機制,組建“一個項目、一個專班”的包抓團隊,累計協調解決各類問題230余件,全程幫辦代辦審批手續120余項,這種高效的服務理念,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吸引了更多的重點項目落戶。
“1至6月園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2.57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9.65億元,主導產業集聚度高達99.5%,園區28家企業年產值可突破60億元。”縣工業集中區黨工委書記劉小鵬亮出成績單。
同時,崇信縣搶抓低碳賽道,積極追風逐日,黃寨風電項目并網發電,穩步推進分布式光伏發展和天然氣進企業、進廠礦,建設了一批充電樁和風光一體式路燈,實現清潔能源對傳統能源的穩步替代,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80MW,產值達到1億元。
當前,崇信縣工業經濟發展呈現“新舊”協同、結構趨優、質效齊升的良好態勢,跑出了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特色產業奏響“致富曲”
在崇信縣黃寨鎮甘莊村,廢棄窯洞搖身變為“紅牛公寓”,牛叫聲此起彼伏。養殖大戶侯卓笑容滿面:“窯洞養牛冬暖夏涼病害少,成本直降三成!加上政府補貼給力——母牛補1000元,窯洞養再補500元,我這40頭牛年賺15萬穩穩當當。”。
該縣將牛產業作為富民增收的主導產業,錨定“隴東百萬頭紅牛標準化養殖基地”目標,謀劃18個產業鏈重點項目,錦屏鎮萬畝飼草基地等14個項目正全速推進。通過“萬千百十”工程,新培育2個產業強鎮和3個專業村,為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縣財政年列支2400萬元產業獎補資金,優化‘五補一貼’政策,強力支撐‘產加銷’一體化發展?!笨h畜牧獸醫中心副主任尚濤介紹。政策涵蓋母牛補助、牛棚建設、品牌培育等環節,有力推動平涼紅牛產業向高質量邁進。
與此同時,汭河川區與黑河川區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園同樣碩果累累。新窯鎮戚家川蔬菜基地負責人楊永奇正忙碌裝車:“訂單不斷,20噸甘藍發往蘭州,140個大棚畝產超2000斤,日銷售額達3.2萬元。”
全縣按照“強設施、優露地、提效益”思路,以汭河、黑河川區適宜區全覆蓋為目標,培育蔬菜種苗5800萬株,種植“崇信芹菜”5000畝。同時創新探索“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發展食用菌產業。
“此模式發揮企業技術專長,調動農戶積極性,實現互利共贏?!笨h農業農村局局長岳彥平表示,已帶動192戶農戶增收190萬元,3個村集體增收約50萬元,在盤活閑置資源的同時,為產業振興培育了內生力量與可持續路徑。
崇信縣堅持“塬果川菜整縣?!钡陌l展思路,全鏈式推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上半年全縣牛飼養量達8.77萬頭,蔬菜種植面積3.5萬畝;今年蘋果產量預計可達4.69萬噸,全產業鏈產值可達4.4億元——特色產業正穩穩托起鄉村振興新圖景。
良好生態賦能高質量發展
攝影愛好者閆和平的長焦鏡頭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優雅地振翅掠水。“汭河水質穩定達到國家Ⅲ類標準,成了候鳥鐘愛的家園。”這靈動的一幕,正是崇信生態治理成效的生動注腳。
生態環境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更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崇信縣以全域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統攬,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精心描繪“天藍地綠、山青水秀”的生態新畫卷。
“我們打出了一套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組合拳?!逼經鍪猩鷳B環境局崇信分局副局長黨秉鈞細數成效,徹底關停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完成5009戶農村清潔取暖改造,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連續三年穩定在91%以上。大力整治入河排污口16處,新建人工濕地210萬平方米,汭河成功創建省級美麗幸福河湖。
良好的生態不僅關乎環境,更成為驅動產業綠色升級的“硬通貨”。崇信縣創新性地將生態環保深度融入企業信用管理,構建了獨特的“三維綠色信用評價模型”。整合能耗強度、污染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12項核心環保指標,將企業環保表現作為信用評級的關鍵砝碼,將企業環保評級分為深綠至紅標四級。深綠企業優先獲得“無還本續貸”、享受LPR利率下浮20%的優惠融資等。這套機制極大激發了企業綠色轉型的內生動力。目前,崇信縣90%以上的規上企業主動投身環保改造和技術升級。
艾德綠色科技制造有限公司是首批“深綠”企業之一。負責人黃福泰指著廠房屋頂新擴建的光伏板介紹:“‘深綠’評級讓我們順利獲得500萬元低息貸款,用于光伏擴容?,F在年發電量提升到800MWh,能減排二氧化碳600噸!”不僅如此,公司通過采用清潔生產技術修復礦用設備,單臺設備的碳排放強度下降了40%?!碍h保投入不再是負擔,而是競爭力!”黃福泰感慨道。
如今的崇信,輕工業發展不斷崛起,廢棄窯洞變身“紅牛公寓”,良好生態賦能高質量發展,文明城市滋養幸福民生……站在新的起點,崇信縣正錨定“三區一城市”發展定位,深入推進九大重點產業鏈建設,在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奮力建設富裕文明幸福美麗現代化新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