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8-20
- 來源:平涼日報
記者 于金玉
時下的崇信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與發展的活力。從辣椒紅透枝頭到芹菜綠意盎然,從紅牛壯碩成長到蘋果掛滿枝頭,全縣各鄉鎮依托特色產業,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等模式,讓家門口的紅火產業帶動鄉親們穩定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蓬勃動力。
在錦屏鎮東莊村的新品高產線椒種植基地,紅彤彤的辣椒掛滿枝頭,村民們正忙著采摘、分揀,客商在地頭直接裝車,一派繁忙景象。這些辣椒憑借優良品質,剛下枝頭就直供上海、廣東、南京等一線城市。“這里的辣椒口感好、產量高,價格非常好。”山東客商趙爾慶贊不絕口。村民甘玲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干一天能掙100元,我非常滿意。”?該基地由崇信縣四季香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200畝基地預計畝產超萬斤,畝均收益達2萬多元,帶動50多名村民穩定增收。負責人楊永奇表示,明年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讓更多群眾受益。
黃花鄉則走出了一條“以草促畜、種養結合”的循環發展之路。在油府莊,126孔改造后的閑置窯洞成了紅牛的“新家”,配套建設的飼料庫和糞污處理設施一應俱全,目前已養殖紅牛210頭。該鄉推行“支部+合作社+大戶+農戶”模式,合作社統一提供牛犢、技術、防疫和銷售服務,政府配套貸款支持和獎補政策,降低農戶養殖門檻和風險。涼水泉村示范園構建起“草喂牛、糞變肥、肥養地”的綠色閉環,全鄉4個有機肥廠預計年產3000噸,產值超150萬元。據黃花鄉綜合執法隊隊長梁建國介紹,全鄉已養殖紅牛0.8萬頭,培育養殖大戶26戶,輻射帶動群眾養殖紅牛560頭,戶均可增收2萬元以上。
木林鄉馬家溝村的芹菜種植基地里,一畦畦芹菜長勢喜人。該村依托南部塬區灌溉優勢,集中流轉土地58畝建設標準化種植基地,配套滴灌管網、蓄水池和智能監控系統,推動節水增效和精準管護。村黨支部書記崔寶生介紹,基地累計栽植芹菜苗?52.3萬株,預計年產芹菜200余噸,帶動村集體增收30余萬元。銅城塬子的1500畝高標準矮化密植蘋果園里,果農們正忙著修剪拉枝、防治病蟲害。果園大面積覆蓋防雹網,配備現代化打藥機械,為蘋果優質豐產保駕護航。基地種植嘎啦、富士等多個品種,將在8月至10月陸續上市。
從特色種植到循環養殖,崇信縣各鄉鎮立足資源優勢,做優做強特色產業,讓產業興農的路子越走越寬,為鄉村振興鋪就了堅實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