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8-29
- 來源:民族日報
民族團結宣傳月活動啟動
創業就業大會
臨夏融媒記者?馬茹萍
廣通河水奔涌不息,在新時代的春風里,廣河縣這片古老土地煥發勃勃生機。各族兒女如石榴籽般緊密相擁,共同描繪一幅團結奮進、繁榮發展的壯美畫卷。
強引領:石榴花開紅似火
廣河縣始終將民族工作置于發展全局的核心,讓黨的全面領導如一條紅線貫穿始終。縣委統攬全局定方向,統戰部門穿針引線精協調,鄉鎮部門握指成拳抓落實,社會各界凝心聚力齊參與,一張“政治引領、黨建統領、黨政同責、社會同創”的宏大網絡織就而成,凝聚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磅礴偉力。
全縣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融入黨的建設、宣傳教育、文明創建、城市發展、社會治理的各環節。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百場萬人”政策宣講、送文化下鄉活動深入城鄉角落;“融媒體+”戰略借力微信、抖音、快手,讓民族團結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教育系統深耕“大思政課”,齊家文化博物館化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熔爐;“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理念如春風化雨,融入校園課堂、街頭巷尾,在心田生根發芽。
潤心田:節慶共筑同心圓
節慶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更是情感交融的契機。在廣河縣,民族團結的溫度在四季流轉中可觸可感。
寒冬時節,買家巷鎮李家寺村文化廣場上,各族群眾共扭秧歌、同接秧歌,歡騰的暖流驅散嚴寒,舞出了鄉村振興的新氣象。元宵佳節,齊家文化博物館內,黨員志愿者為孩子們開啟知識寶盒,圖文并茂講述節日淵源,讓中華文化根脈在童心中悄然萌發。端午節粽葉飄香,多個鄉鎮邀請老黨員、各族群眾代表及留守兒童圍坐一堂,共享粽香,讓傳統滋味化為聯結心靈的紐帶。
全縣更以“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為重點,精心烹制文化大餐。“和美隴原·同心筑夢”文藝演出流光溢彩,干部職工環城跑活力四射,官坊鄉“齊家故里·幸福廣河”登山徒步活動激情飛揚……一場場活動如火如荼,讓民族團結的主旋律在歡歌笑語中越發嘹亮。
促共富:發展澆灌幸福花
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問題的金鑰匙,更是增進團結的硬基石。廣河縣緊扣發展第一要務,將民族團結的基因深植產業沃土,結出累累碩果。
晨曦微露,縣城牛羊交易市場早已人聲鼎沸。經紀人老馬熟練地與外地客商洽談,黝黑的臉龐綻開笑容,他說:“以前賣羊跑斷腿,如今家門口就是金市場!去年單靠牛羊,家里增收十幾萬元!”不遠處,現代化的屠宰冷鏈中心機聲隆隆,各族工人默契協作,將分割包裝的優質牛羊肉發往全國餐桌。熱火朝天的場景背后,是廣河縣精心打造的“牛羊全產業鏈”——成功舉辦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生物明膠生產線落地生根,交易市場、繁育中心、冷鏈中心等樞紐拔地而起。近150萬頭(只)牛羊存欄量,撬動126億元產業鏈產值,成為富民強縣的堅實支柱。
一根網線,連起深山與都市。在正清電商直播間里,主播正熱情推介冬蟲夏草、藏紅花等高原珍品;直播間外,各族員工井然有序打包發貨。391家電商企業、2.5萬名從業者,年銷售額達4.48億元,讓“藏在深閨”的農特產品香飄萬里。舌尖上的廣河同樣精彩紛呈,美食商業綜合體匯聚四方美味,“河沿面片城”飄香誘人,“高原姑娘牛肉面”供應鏈基地加速崛起。5740余萬元產業貸款精準滴灌,6200多家由廣河兒女創辦的餐飲門店遍及全國,帶動6.3萬人就業,年產值達29億元。
創業沃土培育希望之苗。第三屆創業就業大會群賢畢至,天南海北的廣河英才共話桑梓、共謀發展。經驗交流火花四濺,用工協議現場敲定,招商引資專員再添新銳,創業先鋒披紅掛彩。政策扶持與技能培訓雙輪驅動,點燃了無數青年的創業夢想,拓寬了就業致富的康莊大道。
文旅融合綻放團結之花。在縣城人民公園、莊窠集鎮“新馬太”、官坊鄉龍頭山等景區,民族團結主題雕塑與蒼翠山色相映生輝。一場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賽馬會、徒步登山活動,讓團結奮進的精神在綠水青山間熠熠生輝。
廣通河的浪濤,日夜吟唱著團結奮進的壯歌;太子山的巍峨,默默見證著攜手同行的足跡。在這片升騰著希望的熱土上,各族兒女心手相牽,如石榴籽般緊緊相擁。他們以勤勞汗水澆灌幸福家園,以真摯情誼守護團結之花,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譜寫民族團結、共同繁榮的輝煌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