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05
- 來源:平涼日報
靈臺電廠一角。平涼日報記者 王富強 攝
□記者?王富強?趙喜靈
9月3日下午4點16分,山東能源新能源集團靈臺電廠一期2×100萬千瓦項目2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并正式轉入商業運營。這標志著該電廠一期項目全面投運,為隴東地區能源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記者身處靈臺電廠的智慧管控中心,親眼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當大屏幕上的數據穩定顯示滿載運行狀態時,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氣氛熱烈。這不僅僅是一次技術上的成功,更是對團隊努力與智慧的最好肯定。
作為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特高壓外送工程的重要配套項目,以及山東能源新能源集團在我省投資建設的大型百萬千瓦級電廠,靈臺電廠自規劃之初便備受矚目。該項目總投資高達78.82億元,是我省“十四五”現代綜合能源化工產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隴東綜合能源基地建設的核心支撐點。
技術創新是靈臺電廠的一大亮點。電廠采用了國際領先的超超臨界技術,通過不斷優化工藝流程和提升設備性能,實現了高效清潔發電的目標。同時,電廠還同步建設了高效的除塵、脫硫、脫硝等環保設施,確保排放指標遠低于國家標準,真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現代化、智能化的綠色智慧電廠。
在采訪中,靈臺電廠發電運行部值長崔樂站在先進的設備前表示:“這套百萬千瓦機組是目前最先進的火電機組之一,具有高度的自動化、低能耗和卓越的環保性能。我們的運行團隊經過嚴格培訓,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將全力以赴確保機組安全、穩定、高效、清潔運行,為千家萬戶送去可靠電力。”
靈臺電廠的建設過程也是地企合作的典范。在過去項目建設的983個日夜里,靈臺縣將其列為“一號工程”,政府成立專班,提供全方位支持。無論是稅費減免、土地供應,還是煤炭運輸和供水保障等關鍵環節,政府都給予了實實在在的幫助。此外,隨著長王鐵路的加速建設和新集水庫的蓄水驗收完成,“一路一水”的基礎設施為電廠的長期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靈臺電廠的建成投運,不僅有效緩解了區域用電緊張局面,還促進了能源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更重要的是,項目的落地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參與建設的本地工人姚鴻剛親眼見證了這座電廠從無到有的過程:“我感到非常自豪,這個項目不僅為我們帶來了就業機會,也看到了家鄉發展的希望。相信未來周邊會有更多的配套產業興起,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隨著2號機組投運,靈臺電廠兩臺百萬千瓦機組將實現年發電100億千瓦時,年消納煤炭439萬噸,預計年產值超30億元,稅收貢獻5億元,新增就業800余個。這一系列數字背后,是靈臺縣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的堅定決心和實際行動。
近年來,靈臺縣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以煤炭轉化增值為核心,構建完整產業鏈。除靈臺電廠投產外,邵寨煤礦年內達產達標。同時,化工園區規劃穩步推進,一幅現代工業體系的宏偉藍圖正在隴東大地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