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1-29
- 點擊:16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其保護與開發成為今年甘肅兩會關注的議題。1月25日,甘肅兩會正在蘭州進行,中國民主促進會甘肅省委員會帶來《關于做好秦直道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助力甘肅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呼吁秦直道保護迫在眉睫。
2023年10月,航拍地處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子午嶺腹地的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中國民主促進會甘肅省委員會供圖
秦直道是中國境內保存下來的為數較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遺址,對研究中國古代交通史及秦代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在甘肅省慶陽市境內,秦直道全長311.16公里,主要分布于子午嶺主脈之上,整體為南北走向,貫穿慶陽市正寧、寧縣、合水、華池四縣17個鄉鎮70多個村寨。
“秦直道遺址保護工作有待加強。”據甘肅省政協常委、中國民主促進會甘肅省委員會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楊曉波介紹,由于歷史變遷和人類活動,加之氣候變化、環境惡化,交通道路、水利工程、農田開墾和油氣開發等人為因素,秦直道遺址面臨嚴峻的生存威脅,若不及時保護和搶救挖掘,將導致道路遺跡徹底消失。
其次,秦直道歷史文化挖掘有待深入。目前秦直道慶陽段沿線城鎮、自然環境變遷、軍事關隘及其戰略地位、兵站烽燧及其防御體系等方面研究還不夠;線路區域內部與周邊還缺乏有效聯合與互動;秦直道歷史文化知識的宣傳和普及還不夠廣泛。
“適度與眾共享。”中國民主促進會甘肅省委員會委員、慶陽市合水縣相關負責人建議,依托秦直道本體以及沿線相關文化資源,深度挖掘各區域不同時期的文物古跡和傳統文化內涵,打造秦直道歷史專題研學游;將絲路文化、農耕文化、古道文化、邊塞文化、民俗文化與秦直道文化緊密聯系起來,提高秦直道遺產旅游的內涵和層次。
2023年5月,地處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子午嶺腹地的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中國民主促進會甘肅省委員會供圖
“秦直道遺址在甘肅、陜西、內蒙古三省區沿線表現形式和保存狀況不一,保護和利用缺乏一致性、協同性。”中國民主促進會甘肅省委員會建議,甘肅協調陜西、內蒙古兩省區共同推進秦直道遺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加快秦直道遺址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進程,合力開展秦直道保護利用專題研究,聯合編制規劃,協同出臺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推動秦直道大遺址考古和研究成果轉化,全面挖掘歷史價值與時代價值。(文/中國新聞網記者 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