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9-14
- 點擊:0
-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西北游,相約在蘭州。”甘肅蘭州幾年前的這一文旅宣推,在今年暑期人潮涌動的黃河兩岸成為現實。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作為中國唯一一座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蘭州正在努力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9月10日,航拍黃河蘭州段。甘肅省蘭州市是中國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九美旦增 攝
傳統工業重鎮成為文旅新秀
據官方統計,今年上半年,蘭州市文旅市場持續保持“火爆”勢頭。而在暑期,蘭州車站旅客發送總量、單日客流發送量均創歷史同期新高;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客流持續高位運行,8月旅客吞吐量創通航以來歷史新高。
近年來,被稱為“黃河明珠”的蘭州從眾多網紅打卡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炙手可熱的絲路旅游目的地。無論是博物館外腦洞大開的系列文創新寵,還是夕陽西下時城市廣場上唱響的“黃河大合唱”,抑或美食一條街里色香誘人的佳肴,如織的外來游人,讓蘭州這座傳統工業重鎮煥發新引力。
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蘭州,自古以來一直是“聯絡四域,襟帶萬里”的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塞,也是西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工業基地、綜合交通樞紐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節點城市。
早在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即在蘭州創辦機器制造局、織呢局、火藥局等近代工業,西北開始走入近代工業化。新中國成立以來,蘭州被確定為重點建設的工業基地之一,先后布局建設被譽為“共和國長子”的一批大中型企業,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生物制藥和新材料基地。天南海北的人來援建蘭州,互相聽不懂對方方言,成就了這個城市普通話的普及,產生了多位著名播音員、主持人。
9月10日,航拍位于黃河蘭州段的馬拉松文化主題公園。九美旦增 攝
環境保護獲得國際會議肯定
蘭州坐落在“兩山(皋蘭山、白塔山)夾一水(黃河)”的狹長地帶,具有“得山獨厚、得水獨秀”的獨特城市景觀。新中國成立以來,逾150公里的黃河蘭州段的橋不斷增加,從只有一座鐵橋——“天下黃河第一橋”的中山橋,增至23座大橋橫跨兩岸。
歷史上城區工廠密布,加上冬季采暖,蘭州空氣質量多年堪憂,不少當地民眾為“躲污染”甚至跑到南方過冬。2012年以來,蘭州官方通過減排、壓煤、除塵等一系列“鐵腕治污”措施,終于摘掉“黑帽子”重現藍天。“蘭州藍”的治污經驗亦成為“范本”,眾多城市派員前往當地學習。2015年在巴黎世界氣候大會上,蘭州獲得“今日變革進步獎”。
4月23日晚,在蘭州黃河畔的路邊演唱會,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前來打卡。(無人機照片)九美旦增 攝
天變藍了,水自然也要逐漸清起來。城鄉污水處理設施日趨完善,入河排污口整治持續推進,重點區域開展生態修復……近年來,當地政府持續對黃河沿線科學治理,使蘭州段水質穩步提升。
黃河蘭州段兩岸,逐漸形成百里黃河風情線綠色長廊,它是中國最長的市內濱河公園和最大的城市帶狀公園,現有公園21個、雕塑55座、生態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游人在此既可漫步河濱體驗風情,也可休憩喝茶觀景,更能泛舟暢游水上,感受自強不息的黃河精神和歷久彌新的黃河文化。
為給游客帶來更好的游覽體驗,蘭州市今年對黃河沿線公園、設施、古建筑及綠化景觀進行了全面升級,以期實現“黃河很美,未來會更美”。(文/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