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5-30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經濟日報
從“賣資源”向“賣體驗”“賣文化”升級
——甘肅省農文旅融合發展現場推進會側記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祁玉潔
仲夏的慶陽,山巒疊翠,萬物競秀。5月28日,甘肅省農文旅融合發展現場推進會在慶陽市召開,為夏日的隴東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
“此次推進會為加快建設集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特色產業、研學體驗、休閑康養等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發展產業體系,促進全省農文旅融合大提升、大發展增添了新動能。”推進會現場,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治綱介紹。
作為全省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標桿,慶陽市深入實施“農業+”“文化+”“旅游+”戰略,以深度融合催生發展新動能,構建起“三產聯動、業態互融、價值倍增”的產業生態圈,為全省農文旅融合提供了寶貴的創新實踐經驗。
慶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迭目江騰介紹:“目前,慶陽市已成功培育多種農文旅融合模式:環縣莊子峁村打造‘生態農莊+農事體驗’,慶城赤城鎮推出‘百畝果園+采摘研學’;環縣八珠黃酒、鎮原杏脯等‘土字號’特色產品頗具影響力;藥王洞養生小鎮、南梁紅色景區將‘文化體驗、康養度假、紅色研學’深度融合;慶陽剪紙、香包等非遺技藝也融入旅游商品開發,實現了文化與旅游的‘基因重組’。這些發展模式,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出了新路徑?!?/p>
慶陽農文旅融合只是甘肅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十四五”以來,在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推動和大力支持下,甘肅省農文旅融合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如今,產業發展初具規模,產品供給日趨豐富,品牌打造成效顯著,發展基礎大幅改善。尤其是近幾年,甘肅省立足資源稟賦,深挖文化底蘊,深化“文化+旅游+N”模式,開發出鄉村夜游、數字農耕、非遺工坊等新業態,推動農旅產業從“賣資源”向“賣體驗”“賣文化”轉型升級。
“我們在八步沙林場投資打造了‘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實現了‘沙漠變綠洲’,并將治沙故事轉化為173種文創產品;在毛寺村打造國家甲級民宿‘鳳凰塬舍’,實現了‘窯洞村’到‘網紅村’的蛻變。”甘肅文旅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世勝說。
隴南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王英菊介紹:“隴南市著力打造集‘食住行游購娛學’于一體的‘慢游’品牌。武都區裕河推出‘茶園私人定制’,徽縣江洛鎮打造‘游龍稻香’田園綜合體,文縣碧口鎮建造‘森林木屋別墅’,鄉村旅游品牌紛紛涌現?!?/p>
鄉村旅游中,民宿是核心載體之一。甘肅省旅游協會鄉村旅游和民宿客棧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我們的旅游民宿不僅能讓游客‘睡在甘肅的風景里’‘享在甘肅的文化里’,更要讓他們‘記住甘肅的溫度’。”
文旅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涌現,為游客提供了更多符合需求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帶來了更有深度、廣度的文旅融合新體驗。
數字化發展新機遇,也為農文旅融合發展特色IP賦能。環縣莊子峁便是探索農文旅融合的生動典范之一。
莊子峁“領頭雁”楊清艷帶動打造的網紅IP矩陣——“莊子峁村花團”火爆出圈。流量變現調動了農戶的積極性,當地直播銷售模式從一人單干變為“戶戶參與”,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農民也變身“新農人”,進一步擴大了莊子峁的影響力。
農文旅融合已然成為一篇“生態美、百姓富、文化興”的大文章,更是推動鄉村發展的“金鑰匙”。
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甘肅接待鄉村游客5870.1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557.67萬人次;鄉村游客旅游花費196.7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9.42億元。鄉村旅游已占據全省旅游市場的重要地位,甘肅正朝著全國農文旅融合先行示范省的目標大步邁進。
如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農促融的發展新格局,正持續推動農文旅融合,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