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4-15
- 來源:甘肅日報
俞達佳
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僅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必然選擇。我們要緊緊抓住數字技術變革機遇,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凝聚起融合發展的強大合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使企業員工深刻認識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增強責任感與使命感,激發員工投身融合發展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重大融合項目中成立黨員攻堅小組,讓黨員沖鋒在技術研發、項目實施的第一線,攻克融合過程中的技術難題與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健全黨建與業務融合的工作機制,將融合發展目標納入黨組織的考核體系,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以黨建引領保障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沿著正確方向穩步前行。
筑牢數字基建根基。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基石,其建設水平直接影響著融合的深度與廣度。我們將充分發揮自身在網絡建設方面的優勢,持續加大投入,推動5G、算力網絡、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升級。加快5G網絡的深度覆蓋,尤其是在制造業園區、產業集群等實體經濟關鍵區域,實現5G網絡的無縫銜接,為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應用場景提供高速、穩定、低時延的網絡支撐。同時,大力推進算力網絡建設,構建云邊協同的算力體系,將強大的計算能力按需輸送到實體經濟的各個環節,滿足企業對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等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此外,積極布局物聯網,推動萬物互聯,讓生產設備、產品、原材料等都能成為網絡節點,實現數據的自動采集與傳輸,為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數據資源,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暢通“血脈”。
深挖行業應用場景。不同行業的實體經濟有著各自獨特的業務流程與需求特點,這就需要我們深入行業一線,精準把握痛點難點,量身定制數字化解決方案,挖掘出具有高價值的應用場景,打造融合發展的強勁“引擎”。在工業領域,與制造企業合作開展5G全連接工廠建設,通過5G技術實現生產設備的互聯互通和遠程控制,利用大數據分析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例如,在汽車制造企業中,借助5G和物聯網技術,實現零部件的精準配送和生產線的柔性化生產,大幅縮短生產周期。在農業方面,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實現對農作物生長環境的實時監測與智能調控,助力農業生產的精準化、智能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保障糧食安全。在醫療行業,推動5G遠程醫療、醫療大數據分析等應用,解決醫療資源地域局限等問題,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群眾。通過與各行業的深度合作,不斷拓展數字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邊界,以場景驅動融合創新,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加強生態合作共贏。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各方的協同合作,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體系,共同拓展融合“版圖”。我們要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與設備制造商、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科研機構等建立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創新合力。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攻克數字技術在實體經濟應用中的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設備制造商聯合研發適配實體經濟需求的數字化設備,提升設備的智能化水平與互聯互通能力。與軟件開發商合作打造豐富多樣的行業應用軟件,滿足不同企業的個性化需求。搭建產業合作平臺,促進產業鏈各方的信息交流與資源共享,推動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的自由流動與優化配置。在平臺上,企業可以分享融合發展的經驗與成果,共同探討解決遇到的問題,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發展氛圍,吸引更多的企業和機構參與到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來,激發融合發展新動能,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中移在線服務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