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11-02
- 來源:甘肅日報
甘肅日報評論員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了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明確了新時代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我們要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范性、協調性、穩定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創了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新時代十年,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更加堅實,黨運用法治方式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顯著增強。
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牢牢把握這一重大要求,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四個方面對推進法治建設作出重大部署。全省上下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在新征程上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甘肅。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要扎實推進依法行政,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要嚴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加快建設法治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一個國家的繁榮進步,離不開法治的支撐;一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離不開法治的保障。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把各方面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不斷提高全面依法治國能力和水平。讓我們牢固樹立法治思維、更好掌握法治方式,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上不斷取得新成效、創造新輝煌,確保黨和國家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