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0-04-28
- 點擊:10
- 來源:
甘政辦發〔2010〕92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甘肅省2010年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點》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甘肅省2010年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點
2010年全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方針,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與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加強市場監管,完善長效機制,促進市場經濟秩序持續好轉。
一、加強食品藥品監管。
(一)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大力整頓規范食品生產加工和流通秩序,加大農產品污染源頭治理力度,深入開展產地環境安全評價監控,加強對農藥、獸藥殘留以及三聚氰胺、“瘦肉精”、氯霉素等污染源監測,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繼續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取締食品生產黑窩點和無證生產經營戶,依法加大對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強化食品質量安全強制檢驗制度。加強對廟會、旅游景區、車站等重點場所的環境整治,重點整頓學校食堂、幼兒園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農家樂等小型餐飲單位的服務秩序。加強對進出口食品及動植物食品的安全監管。嚴格市場準入、交易和退出全程監管,定期通報、發布食品安全信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完善應急處置機制。
(二)繼續整頓藥品市場秩序。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強化藥品生產、流通、使用等環節的日常監管,適時開展藥品流通領域專項整治。圍繞中藥注射劑、血液制品、疫苗和安全風險較大的醫療器械、藥包材等開展重點整治,嚴格準入管理,打擊虛假申報,規范藥品經營主體行為,推動行業自律。深化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加強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監管,規范廣告發布行為。加強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
(三)加強定點屠宰管理。加大“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啟動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分級管理,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和屠宰病死豬、出售病害豬肉等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冒用或者使用偽造定點屠宰證書、標志牌以及定點屠宰廠(場)冷藏、運輸病害豬肉的違法行為。督促定點屠宰廠(場)嚴格執行生豬入廠(場)檢疫驗收、屠宰操作、肉品品質檢驗和無害化處理制度。
(四)加強酒類流通管理。強化酒類經營準入、進貨臺賬和索證索票等制度,加強酒類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資格監管,嚴厲查處仿冒商標、“傍名牌”和假冒偽劣銷售行為。
二、加強農村市場監管。
(五)加強農村食品藥品市場監管。嚴防假冒偽劣食品、藥品向農村轉移,嚴厲打擊借“家電下鄉”等名義向農村市場制售假劣產品,切實維護農村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整頓,確保農村市場食品安全。依托“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繼續擴大覆蓋范圍和經營品種,加快推進農村食品藥品供應網、監督網建設,鼓勵藥品批發企業面向農村配送藥品,支持各類零售連鎖企業網點向農村延伸,加大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力度。
(六)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肥料、農藥、獸藥(漁藥)、飼料添加劑、農膜、農機和零配件等行為,查禁不合格產品。開展農資產品質量監測,實施監測結果部門通報制度。規范農資經營行為,建立企業檔案數據庫,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開展定點農資市場創建活動,推行農資連鎖經營、農資直供。發揮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在農資購銷中的作用。
三、加快市場信用體系建設。
(七)推進全省市場信用體系建設。以市場監管信息系統為基礎,建立市場監管信息交換與共享平臺,推進“信用甘肅”建設。
(八)加快誠信體系建設。強化信用分類監管,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加強行業信用建設,強化誠信自律,建立健全懲戒體系,實現對失信行為的綜合治理,著力推進地方和行業誠信體系建設。
(九)開展誠信宣傳教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貼近實際、惠及群眾的誠信創建活動,普及現代信用知識,提高信用知識水平。組織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
四、嚴厲打擊各類商業欺詐行為。
(十)繼續打擊虛假違法廣告、非法行醫和商業欺詐行為。重點整治藥品、醫療、保健食品、化妝品、美容服務類虛假廣告,打擊非法行醫,規范醫療執業行為,打擊特許經營和商業促銷中的欺詐行為。
(十一)加大重點領域監管力度。加強投資、招商、中介服務、商品房交易和地方媒體、互聯網、手機短信、3G技術等重點領域監管,嚴厲查處借郵遞廣告、不正當有獎銷售等方式進行虛構原價、虛假表示、虛假宣傳等商業欺詐行為,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十二)加大打擊傳銷工作力度。重點打擊多層次、團隊計酬、收取入門費、利用互聯網傳銷和假借直銷名義從事傳銷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為傳銷活動提供經營和培訓場所、貨源、互聯網信息服務等便利條件的違法行為,實施打擊傳銷工作區域、分類動態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打擊傳銷工作的長效機制。
五、繼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十三)大力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全面提升我省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圍繞進出口、展會、定牌加工、商品交易市場、印刷復制等重點環節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侵犯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違法行為。
(十四)加強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開展對外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繼續推進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知識產權保護。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制度,積極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和計算機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開展知識產權執法集中行動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統一行動。
(十五)加強宣傳和培訓。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好“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深入開展知識產權普法工作,對各級領導干部、行政執法和司法人員、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不斷增強其運用知識產權促進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六、繼續完善和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
(十六)健全完善工作協作機制。建立健全聯席會議、線索通報、案件交接、聯合辦案、法律監督和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規范行政查處和案件移送、立案、偵查、起訴等行為。各級檢察機關要加強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督查、指導,查處典型案件。
(十七)推進信息共享平臺建設。依托現有電子政務基礎設施,探索建立連接行政執法機關、檢察機關的案件管理信息系統,全力推進全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建設。
七、深入開展各項重點整治。
(十八)進一步加大打擊制售假冒卷煙違法行為。充分發揮部門聯合打假、系統內部聯動辦案和運輸環節聯合監管“三個機制”,把“端窩點、打源頭、破網絡、抓主犯”作為卷煙打假工作的重點,保持卷煙打假高壓態勢,持續凈化我省煙草市場。
(十九)繼續開展低速汽車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完善低速汽車在生產、銷售、掛牌入戶和使用方面的政策法規,加強車輛產品審查和對機動車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非法生產、改裝、買賣偽劣車輛和配件及偽造車輛合格證等違法犯罪活動。
(二十)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成品油、建材、汽車配件、手機等產品的違法行為。堅決遏制非法拼裝車、“地溝油”、“地條鋼”等違法行為的反彈勢頭。清理非法、虛假認證,嚴懲逃避強制性產品認證行為。
(二十一)深化其他重點領域專項整治。繼續開展土地、文化、建筑、房地產、旅游和礦產資源開發等領域的市場秩序整頓。嚴厲打擊制售、販賣、使用假發票等違法行為,懲治虛開和接受虛開增值稅發票、做假賬、賬外經營等偷逃騙稅行為。開展農資、醫藥、電力價格和涉農、教育、涉企收費等專項檢查,查處價格違法行為。規范銀行個人理財和保險業經營行為,打擊非法發行股票和非法經營證券業務等違法行為。打擊進出口貨運渠道價格瞞騙、加工貿易和減免稅貨物進口中的各類走私活動。
八、加強宣傳教育,強化社會監督。
(二十二)強化輿論宣傳和監督。圍繞整頓和規范重點工作,以正面引導為主,加大宣傳力度,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積極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加強輿論監督,揭穿各類騙局,曝光典型案例,震懾違法犯罪分子。提高消費者識假防騙、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二十三)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監督作用。發動群眾自主維權,抵制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暢通舉報投訴渠道,方便群眾打假維權,加大舉報投訴的查辦力度。支持行業協會、消費者組織等社會團體開展工作,充分發揮自律維權和監督作用,制約侵權行為。
九、加強組織領導,提高執法能力。
(二十四)落實工作責任。各市州、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今年整頓和規范工作重要性、艱巨性的認識,切實加強監督檢查,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層層分解任務,狠抓責任落實。對工作不力、違法違紀的,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二十五)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改善執法條件。大力開展執法人員培訓,努力提高執法人員素質。針對當前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監管薄弱的突出問題,合理調配執法力量,加強基層日常監管。加大經費、交通和取證工具、檢測手段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努力提高執法裝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