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1-02-14
- 點擊:562
- 來源:
——2011年1月13日在甘肅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趙春
一、2010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去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保持了全省經濟社會的平穩快速發展。初步預計,2010年生產總值完成4100億元,增長1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80億元,增長3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0億元,增長18%。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大口徑財政收入745億元,增長23.39%;地方財政收入353.6億元,增長23.37%。進出口總額超過2008年的水平,達到72億美元,增長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62元,增長9.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308元,增長11%。城鎮新增就業26.6萬人,增長6.4%,城鎮登記失業率3.1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5%,五年降低20%,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謀劃長遠,著力政策爭取和規劃編制工作。經過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國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方案;編制《甘肅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制定了我省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意見。圍繞《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研究提出貫徹落實的具體意見。以《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中共甘肅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指導,反復研究測算目標和任務,加強與國家“十二五”規劃對接,編制完成了《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
(二)大力爭取中央投資,強化項目建設。2010年,國家發改委下達我省建設項目中央投資144.9億元,比2009年增加36.5億元。2009-2010年,爭取中央財政安排我省12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100億元中期票據。2010年全省確定的48個重大項目,預計全年完成投資870億元,較去年增長300億元。金昌至永昌、康家崖至臨夏高速公路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2046公里。蘭州至中川鐵路,蘭州中川機場擴建、慶陽機場擴建,張掖機場、夏河機場開工建設。酒泉風電基地一期、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瓜州30萬千瓦本地化示范風電場、敦煌太陽能光伏發電特許權等能源項目建成。黃河河口水電站、國電蘭州熱電聯產上大壓小、蘭州范家坪熱電廠、大柳煤礦、核桃峪煤礦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酒鋼不銹鋼專項、蘭州石化180萬噸催化汽油加氫裝置、慶陽石化300萬噸煉油搬遷改造、中鋁西北鋁5萬噸鋁箔、華亭6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相繼建成。金川公司20萬噸銅、蘭州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等項目加緊建設。酒鋼集團榆鋼支持災后重建項目獲得國家核準。引洮供水一期、鹽環定揚黃續建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設。蘭大二院門診樓、省人民醫院住院部大樓建成使用,省中醫院綜合樓、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設施、省會展中心建筑群等項目加快推進。
(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共爭取中央補助資金21.8億元,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年新增農業灌溉面積21萬畝,發展高效節水農業面積33萬畝,新修梯田161萬畝。全省糧食總產量達958.3萬噸,創歷史新高。爭取以工代賑和易地扶貧搬遷專項資金6.3億元。爭取國家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資金1.43億元、工業中小企業技術改造資金9000萬元,同時安排省級財政預算技術改造資金6000萬元。爭取特色中藥材產業鏈、信息安全、電力電子器件等專項24個,初步落實補助資金2.5億元。爭取國家文化旅游項目投資4億元。爭取國家11個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配套服務項目。建立節能減排形勢分析和預警預測聯動機制。關停酒鋼自備電廠和永昌電廠總裝機3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超額完成了“十一五”期間關停77.5萬千瓦的任務。爭取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專項資金2.8億元。大力推進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建設,共有140個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全年共爭取資金18.7億元,重點支持了藏區游牧民定居、甘南草原鼠害治理、天然林保護、中小河流治理等項目建設。爭取國家安排退牧還草圍欄建設任務1140萬畝、補播改良460萬畝。
(四)深入實施區域發展戰略,著力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按照省政府安排,提出了《關于加快推進蘭州新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設進一步加快,酒泉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536萬千瓦。積極爭取國家批復了寧正、沙井子礦區總體規劃。隴東地區煤炭產量達到2000萬噸,煤電裝機容量已突破400萬千瓦。牽頭編制了《酒嘉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批準實施。大力扶持“兩州兩市”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全力推進“兩州兩市”扶貧攻堅。天水、金昌、白銀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36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0億元。
(五)加強改善和保障民生,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年共爭取中央資金20.69億元、地方政府債券2.23億元、省級財政資金4.9億元,重點支持了160多個教育項目、600多個衛生項目建設。秦安等7個縣和28個鄉鎮列入全國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項目試點。進一步深化水、電、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適時調整天然氣銷售價格。及時對舟曲災區群眾生活必需品和重建物資價格實施重點監測和監控。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基本實現了“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目標,深圳直接建設的24個項目已全部完工。制定了《舟曲災后重建規劃和資金安排實施方案》,確定了50億元的投資規模?!吨С殖煽h8·12暴洪災害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實施方案》經省政府批準實施。(六)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經濟發展活力。2010年確定的65項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基本落實。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試點工作穩步開展,合水、涇川等7個試點縣(區)完成了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主體改革任務。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工作開展順利。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新農合三項醫保參保率均達到或超過90%。86個縣市區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已實現全覆蓋。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72億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4.01億美元。預計全年實現境外投資1.34億美元?!疤m洽會”簽約項目數達到426個,簽約資金1309.4億元。
二、2011年經濟發展環境和主要預期目標
2011年,我省經濟發展仍處于由回升向好向穩定增長良性循環轉變的關鍵時期。從發展的機遇和條件看,國家出臺了《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支持四省藏區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國家今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并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這些都為我省加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外,“十一五”以來,我省基礎設施、產業水平都有了較大提高,為“十二五”起步和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應對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的有效實施,將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動力。2011年全省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期目標確定為12%,經濟社會發展其他主要指標為: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進出口總額增長20%。
——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4%。
——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左右;提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5%。
三、2011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支持政策
把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支持藏區發展等支持政策和我省的區域發展戰略有機結合起來,細化落實方案,抓緊啟動一批國家支持政策中已明確提出的具有標志性和影響力的重點項目。進一步深入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爭取國家批復《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蘭西格經濟區發展規劃》和《蒙陜甘寧能源“金三角”綜合發展指導意見》。
(二)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
我們要牢牢把握國家投資方向,盡早著手謀劃一批與之銜接的重點項目,為拉動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蘭渝、西平、天平、蘭新二線、蘭州至中川機場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寶蘭客運專線、干塘至武威增建二線、包蘭線銀川至蘭州擴能改造。建成天水至定西、西峰至長慶橋至鳳翔路口、寶天天水過境段、永登至古浪等高速公路。加快蘭州至永靖沿河快速通道、蘭州至中川快速通道建設。開工建設臨洮至渭源、白疙瘩至明水、蘭州南繞城等高速公路。全面開工建設通縣二級公路。建成金昌機場、張掖軍民合用機場。全面啟動實施白龍江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和渭河、涇河、洮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力爭啟動實施敦煌水資源綜合利用與生態保護綜合規劃、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態恢復規劃。力爭完成酒泉風電基地二期80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核準,年內建成300萬千瓦裝機。積極推進酒泉風、光、電產業園和河西地區30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項目建設。努力推動項目前期工作。
(三)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
以旱作農業區為重點,繼續實施1000萬畝全膜雙壟溝播玉米、1000萬畝馬鈴薯脫毒種薯種植工程,力爭糧食總產量突破1000萬噸。進一步做大做強經濟林果、高原夏菜、中藥材、地方特色農產品等特色優勢產業。重點扶持牛羊產業大縣建設。落實葡萄酒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實施河西及揚黃灌區1000萬畝高效節水工程。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解決15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增農村水電裝機10萬千瓦。新增農村戶用沼氣10萬戶。實施好以工代賑和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繼續深入實施促農增收“六大行動”,努力提高農民轉移性收入,努力提高農民經營性收入。
(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繼續推進傳統支柱產業優化升級。積極組織實施全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以節能降耗為重點,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企業實施產業調整升級、產業鏈延伸項目。抓緊謀劃發展新型高載能產業的相關工作,提高資源就地利用轉化能力。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落實省政府確定的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各項任務,組織實施好產業化重點工程和專項。以金昌新材料國家高技術產業、蘭州生物產業等基地為載體,促進新材料、生物、信息技術等產業集聚式發展。以有色金屬新材料、集成電路、現代中藥、生物育種、太陽能光伏、風能等領域為重點,培植一批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的高技術產業集聚區和特色產業鏈。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旅游、金融和信息等現代服務業,提升傳統服務業發展水平。深入實施《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加快重點旅游項目建設。深入實施區域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快蘭州新區建設步伐,加快蘭(州)白(銀)核心經濟區建設。全面落實《酒嘉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加快建設酒嘉新區。著力構建科學規劃、布局合理、產業互補的隴東大型煤電基地。深入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加強中心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步伐,增強城市的集聚、帶動能力以及城市綜合承載力。以特色產業為依托,推進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鎮發展。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加快實施《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推進“一區七基地”、43個省級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和16條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培育。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實施好蘭州大氣污染、黃河污染治理等重點項目。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有效發揮政府投資、重大項目和產業規劃對促進就業的帶動作用,努力增加就業崗位。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爭取國家安排我省更多的項目和資金,加快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繼續做好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收尾工作。根據國務院《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和省政府《舟曲災后重建規劃和資金安排實施方案》,全力推動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做好糧、油、肉、蛋等民生價格以及重要生產資料價格的監測。慎重出臺政府調價項目,把握好調價的時機、力度和節奏。
(六)不斷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
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戰略重組,推動省屬企業與優勢企業對接。完善落實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集體林權和水權制度改革,繼續深化農村綜合配套改革。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擴大農產品、機電、高新產品出口,擴大資源型產品進口。做好“蘭洽會”簽約項目的落實工作。健全基本藥物招標采購和配備使用各項制度,積極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編制、人事、管理、運行、補償等綜合改革。進一步推進投融資市場化改革進程,探索成立我省大型國有投資集團公司,鼓勵有條件的市州發展國有控股集團,依托大型能源和資源項目開發,積極引進央企、國內外投資銀行等戰略投資者。努力啟動民間投資,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范圍,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交通、電信、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