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6-09-09
- 點擊:695
- 來源:
關于甘肅省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及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
——2012年1月9日在甘肅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趙春
一、2011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認真落實國家支持我省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初步預計,全省實現生產總值5020億元,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69億元,增長16.5%;固定資產投資4200億元,增長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6億元,增長18%;地方財政收入450.4億元,增長2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969元,增長13.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70元,增長13%;城鎮登記失業率3.2%;城鎮新增就業和再就業人數29.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05‰以內。
(一)堅持抓大事,落實國家支持政策和編制實施發展規劃初顯成效。一是對接落實國家支持政策取得新實效。共有43個國家部委和單位出臺了49項支持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文件。與陜西省政府簽署了《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二是區域發展規劃編制實施取得新進展?!陡拭C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蘭州新區總體規劃方案》、《蘭白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實施方案》等一批重大發展規劃已上報國家。配合國家編制完成《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出臺了36項“十二五”省級重點專項規劃。啟動實施《蘭州-白銀經濟區發展規劃》和《金昌-武威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三是支持民族地區發展取得新突破。《中央支持甘肅省藏區“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項目規劃方案》和《甘肅省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十二五”專項建設規劃》已上報國家待批。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臨夏州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意見》。爭取中央藏區專項資金,落實扶持人口較少民族中央投資,支持了藏區及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區的項目建設。四是開發區建設發展邁上新臺階。白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升格為國家園區。
(二)堅持抓項目,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加大項目投資爭取力度,國家發改委共下達我省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152.46億元。中央財政代我省發行地方政府債券59億元,安排34億元用于重大交通、水利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社會事業等公益性項目省級配套。一是農林水利和生態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爭取國家批準實施了《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綜合規劃》、《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態恢復規劃》、《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調整實施方案》。鹽環定揚黃續建我省專用工程主管線建成通水,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引洮供水一期主體配套工程、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等項目進展順利,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等生態建設項目穩步實施。二是能源項目建設進展良好。酒泉風電一期工程536萬千瓦已全部并網發電,二期第一批30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有序推進。全省光伏發電裝機突破100兆瓦。河西第二電力外送通道建設正式啟動。黃河河口水電站、酒泉熱電廠建成,全省電力裝機容量預計達到2737萬千瓦。華亭大柳煤礦、環縣劉園子、紅砂崗一號井已基本建成,增加產能570萬噸。建成蘭州國家石油儲備基地、蘭州石化生產運行原油儲備庫。三是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西峰至長慶橋至鳳翔路口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通車里程350公里。武都至罐子溝等高速公路進展順利。全省縣通二級公路和路網改造項目及農村公路改造工程按計劃推進,新增通車里程265公里。建成通鄉油路1000公里,完成農村公路“通暢”工程和國有林場公路改造工程5700公里。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蘭渝等鐵路建設項目抓緊建設。金昌機場、張掖軍民合用機場建成通航。
(三)堅持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兩手抓,產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一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深入實施“促進農民增收六大行動”、“四個1000萬畝工程”和“全省500萬畝梯田建設規劃”,重點扶持馬鈴薯、中藥材、草食畜牧業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全省推廣全膜雙壟溝播面積1071萬畝,特色優勢作物面積達到2750萬畝,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014.6萬噸,連續八年豐收。二是努力提升傳統產業。蘭州石化300萬噸柴油加氫項目建成投產,長慶油田慶陽產能建設項目穩步推進,新增原油產量100萬噸。實施了金川公司、白銀公司、連鋁等企業的擴能改造,建成了東興鋁業酒鋼45萬噸合金鋁項目,新增有色金屬產能100萬噸。建成投產了海螺水泥二期等一批大型水泥生產線,新增水泥產能1000萬噸。金昌、嘉峪關、天水3市初步納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蘭州市紅古區被國家批準為資源枯竭型城市。三是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實施了高純無氧銅帶材、高性能電池材料等新興產業項目和特色中藥材、有色金屬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鏈的建設。四是加快實施節能減排、循環經濟項目。實施《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規劃實施方案已經省委、省政府同意。支持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和節能減排、循環經濟項目建設。在金昌、白銀、隴西、華亭、武威黃羊等5個園區率先開展循環化改造示范。五是大力發展服務業。
(四)堅持多措并舉,努力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出臺了《甘肅省價格調節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建立低收入群體補貼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強化食品價格調控監管,較大幅度降低了部分藥品價格。落實了“綠色通道”政策。組織開展了涉農、教育、醫藥等價格和收費專項檢查。
(五)堅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一是社會建設得到加強。支持了一批教育、衛生、文化、旅游等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成績突出。啟動了首批65個縣(市、區)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和31個縣(市、區)新農保試點。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成效顯著。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9萬套,超額完成國家下達我省建設任務。全省2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已全部完成。甘南州規劃內14524戶游牧民已全部實現定居。四是災后重建工作成果頗豐?!?·12”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全面完成。舟曲災后恢復重建170個重建項目全部開工。成縣暴洪災后重建規劃的82個項目已開工74項?!稏|鄉縣城特大滑坡地質災害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開始實施。
(六)堅持深化改革和開放,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一是省屬國有企業改革有序推進。列入計劃的國有企業政策性破產全面完成。加快了商貿流通等領域困難企業改制攻堅進程。省屬企業間資源整合工作進展順利。二是醫改階段性目標任務基本完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三項制度參保率均超過95%。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現了縣市區全覆蓋,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覆蓋率達到100%。三是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積極推動省屬企業與央企戰略合作,已簽約項目208個。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資集團等省級投融資主體掛牌成立,甘肅銀行開業,省級融資平臺直接融資123億元。四是其他領域的改革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勘界確權和林權頒證等主體任務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在全省67個縣全面推進"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全省1185個鄉鎮實行了鄉財縣管。五是對外開放取得新成效。蘭州中川機場航空口岸全方位開放獲國務院批準。全年實際利用外資4.11億美元,實現境外投資1.5億美元。
二、2012年全省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需要把握的幾個原則
按照今年經濟工作“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主基調,省委、省政府確定了2012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以上;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6%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2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以上;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完成國家下達的控制指標。為了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挖掘內在潛能,奮力趕超、跨越崛起,縮小與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差距,省委、省政府還確定了實現生產總值增長13%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力爭達到40%及其他指標予以適當提高的工作考核目標。實現上述目標,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必須突出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把落實中央支持甘肅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作為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動力。二是把做好項目建設作為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基礎。三是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作為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前提。四是把營造寬松發展環境作為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保障。
三、2012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要認真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轉型跨越、民族團結、富民興隴的目標,更加注重開發開放,更加注重轉型轉移,更加注重創新創業,更加注重民族民生,努力推動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民族共同繁榮發展。重點做好以下九方面的工作:
(一)著力抓好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跨越發展的基礎。加快武都至罐子溝等高速公路建設,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00公里以上;建成岷縣至合作等14條二級公路,新增二級公路通車里程800公里;建成通鄉油路500公里;完成農村公路"通暢"工程和國有林場公路改造3000公里。積極推進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蘭渝等鐵路建設,開工建設臨洮至渭源高速公路、寶雞至蘭州客運專線、蘭州西客站等項目工程。完成夏河機場主體工程,實現慶陽機場復航。完成引洮供水一期主體等水利骨干工程等項目建設。建成酒泉風電基地二期首批300萬千瓦風電項目,全省風電裝機總規模力爭突破1000萬千瓦。加快全省大型并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400兆瓦。抓好803電廠等項目建設,盡快開工建設天水熱電廠,力爭火電裝機新增70萬千瓦。力爭建成750千伏敦煌-格爾木輸變電工程。加快隴東地區煤炭資源勘查,爭取國家批復靈臺煤田礦區規劃、寧正礦區和沙井子礦修編規劃。開工建設寧縣新莊、環縣馬福川、崇信赤城煤礦等項目。
(二)著力加大農業投入,確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總產保持1000萬噸的水平。加強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配合國家編制完成秦巴山區、六盤山區和藏區連片特困地區的區域開發與扶貧攻堅規劃,加大項目銜接和資金爭取力度。繼續實施好以工代賑和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改善農村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
(三)著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繼續實施長慶油田慶陽產能建設項目,力爭新增原油100萬噸。開工建設華煤20萬噸聚丙烯、蘭鋁28萬噸節能改造和東興鋁業酒鋼55萬噸合金鋁項目,加快推進慶陽石化年產500萬噸煉油擴能、張掖煤制天然氣項目前期工作。啟動蘭州石化適應劣質原油的加工能力改造項目前期工作。建成酒鋼榆鋼支持災后重建項目,新增鋼鐵產能220萬噸。加快建設白銀公司銅冶煉技術提升項目,建成金川公司6萬噸電解鎳擴能項目。二是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金川公司年產1萬噸羰基鎳等重點產業化示范項目建設。支持天水華天微電子產業園、蘭州金川科技園等產業園區建設,推動我省高技術產業集聚化和專業化發展。加快高技術創新成果的轉換和推廣,促進高新技術在傳統產業上的應用。三是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向中西部的轉移。
(四)著力培育文化旅游產業,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實施敦煌陽關、涇川縣南石窟寺等一批自然文化遺產地和重點文物保護設施項目建設。加快紅西路軍古浪戰役遺址等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謀劃打造“全國華夏文明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示范區”。加快發展金融保險、節能環保、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部門。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市場環境,提升民生服務業發展水平。
(五)著力落實國家扶持政策,推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加大蘭白核心區建設力度,促進酒嘉和隴東能源基地加快發展,推進金武區域經濟一體化整體發展,加快建設張掖經濟區。實施《關于推進全省開發區跨越發展的意見》。爭取國家盡快批復《蘭州新區總體規劃》。落實與陜西簽訂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促進我省東部4市加快發展。推進跨省區經濟協作。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六)著力落實調控措施,保持價格基本穩定。一是繼續加強價格調控工作。繼續完善發展生產、保障供應和穩定價格的政策措施,健全重要商品儲備制度,繼續實行低收入群體補助與物價上漲的聯動機制,全面落實《甘肅省價格調節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二是繼續強化價格監管。繼續清理整頓涉農、涉企、涉及民生的價格和收費。組織開展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價格壟斷執法工作。
(七)著力加強生態建設和節能減排,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一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大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態恢復規劃、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等生態項目的實施力度。力爭國家盡快批復并啟動實施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甘肅長江流域"兩江一水"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等重點生態工程。做好渭河源區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的前期工作。抓緊研究謀劃建立國家級的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示范區。二是做好節能減排工作。三是組織實施《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實施方案》。
(八)著力加強改善民生,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一是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工作。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和生育保險政策,推進失業保險制度改革。加強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二是努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1.84萬套。實施16萬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三是加快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支持農村初中校舍改造等項目建設。繼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科醫生培養基地、農村急救體系、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建設。支持實施市級殘疾人康復中心、縣級及以下養老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工程建設。四是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繼續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農家書屋等惠民工程建設。啟動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專項,建設部分縣區全民健身場館,開工建設甘肅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完成20戶以下自然村及國有林區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加快建設甘肅科技館、拉卜楞寺文物保護工程。五是抓好舟曲和東鄉縣災后恢復重建。六是大力加強政法基礎設施建設。
(九)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增強轉型跨越的動力活力。一是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和戰略重組。二是深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三是穩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四是拓寬投融資渠道。五是全面落實我省《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六是深化農村改革和統籌城鄉發展試點。七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