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6-08-30
- 來源:白銀新聞網
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甘肅怎么搞,有什么創新,白銀如何落實,能否為人民交一份滿意答卷,為全國各地提供借鑒經驗。
“省委‘853’掛圖作戰管理辦法,即八個準、五張圖、三本賬,是我們精準扶貧的任務書、作戰圖、時間表。建檔立卡,我們嚴格遵守‘一核二看三比四評五公示’識別程序,確保扶貧對象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實現了對建檔立卡戶動態管理……”
3月31日,全國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現場會白銀觀摩活動如期舉行。在靖遠縣劉川鎮金川村、東灣鎮楊柳村兩個村村委會里,觀摩團成員認真聽取基層幫扶干部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的如實講解,不時插話詢問,交流交換意見。
省委副書記歐陽堅,江西省副省長尹建業參加觀摩活動。
市委書記張智全,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旭晨,市委副書記宋奮吉,副市長吳震陪同觀摩。北京、天津、廣東、福建、江西等省市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隨團觀摩。
在核實家庭情況過程中,金川村、楊柳村對凡是因學困難家庭、患重大疾病家庭、無能力建房家庭、因殘困難家庭,均優先納入建檔立卡戶,對只要是有財政供養人員、有商鋪、有私家車、有企業的家庭,均不準納入建檔立卡戶。幫扶干部打開大數據管理平臺,隨機點擊建檔立卡戶,按照大病救助、低保、扶貧貸款、務工收入、種養收入等各項幫扶措施,清晰地算著收入增長,講著幫扶成效。觀摩團成員聽得津津有味,并用手機和相機拍攝下了具有特色的創新模塊內容。
觀摩團成員還就駐村工作隊如何開展工作,大數據管理平臺信息如何錄入等具體問題進行了咨詢。他們紛紛要求拷貝兩村的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相關資料,表示白銀市和靖遠縣的精準扶貧工作系統扎實,一定要將這些寶貴的資料帶回去,加強學習研究,吸收借鑒好經驗好做法,完善本省市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為精準扶貧工作打牢堅實的基礎。
精準扶貧,事無巨細,自然要問。“家里幾口人?”“子女都干什么?”“種有幾畝地?”“收入情況怎樣?”“有沒有享受低保?”“今年是否能脫貧?”“對發展還有什么最新打算?”“幫扶成效怎么樣?”……對于建檔立卡戶的基本情況,觀摩組成員十分關心,帶著一系列問題,他們隨機走訪了兩個村里的建檔立卡戶。
吳永恒是楊柳村的建檔立卡戶,妻子常年患有重病,兩個兒子都在打工,日子雖然清貧,但兩口子精神面貌好,家里十分干凈敞亮。今年家里借用精準扶貧專項貸款,搭建了3個蔬菜大棚,按目前市場行情,收入形勢大好。尹建業在翻閱家里“三本賬”的時候,發現冊子上有一個二維碼,立刻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拿出手機通過掃描,察看了上面的信息記錄。同時對江西省隨團觀摩干部說:“這就是信息化的精準,值得我們江西省學習,回去要好好琢磨借鑒。”當得知吳永恒家里大兒子小兩口鬧了矛盾,歐陽堅指出,這也屬于精準扶貧的工作范疇,縣鄉村干部要擔起責任,親自做工作講道理,調和小兩口的矛盾,讓家里團結和睦,共同過上小康生活。并再三囑咐有什么問題,要向干部反映,政府一定會想辦法幫助解決。自己要充滿信心,只要勤勞踏實,團結一心,發家致富的夢想就一定能實現。
金川村建檔立卡戶寧守宏家有六畝地,大多種植洋蔥,兒子務工收入也不錯,還享受著三級低保,今年已經實現脫貧。小小院落雖沒有綠色,但房屋布局整齊大方。觀摩團成員邊看邊問,不時豎起大拇指,直夸西北農民憨厚能干。歐陽堅說,脫貧是目的,但不能急于求成,步子要邁得穩健踏實。家里不僅要富起來,還要點綴植物,讓它綠起來,這樣才是真正的欣欣向榮。洋蔥種植也分年成,當地政府和幫扶干部要積極引導,幫助貧困村民分析研判形勢,提高市場判斷力,避免式種植,可適當發展其他蔬菜種植和養殖業。要充分發揮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帶頭示范作用,讓農民和貧困戶抱團取暖,有效抵御市場風險。
觀摩中,觀摩團成員走進東灣鎮三合村省級農業示范園,俯瞰了園區的規模,聽取了蔬菜產業助推精準扶貧介紹。目前,示范園區標準化生產普及率達到了100%,有4個蔬菜品種獲無公害蔬菜產地認定,11個蔬菜品種取得了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優質蔬菜遠銷北京、新疆、寧夏、青海、內蒙古等國內十幾個省市,部分產品成功打入俄羅斯等國外市場。每年,從這里獲得蔬菜種植培訓的貧困戶能達到5000余人。可以說,蔬菜產業已成為帶動靖遠縣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北京市委農工委書記、農委主任孫文鍇表示,甘肅白銀雖身處西北內陸,自然條件艱苦,但這里的政府和人民能因地制宜,凝聚合力撬動發展。精準扶貧更是給這里的人民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政策力度大,措施精準到位,能因貧施策、因戶施策,幫助量身打造項目產業,老百姓得到了真實惠。通過觀摩,可以看得出基層干部工作做得細致、扎實,駐村工作隊切實發揮了一線幫扶力量,這些都值得全國各地學習借鑒。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在甘肅省市縣鄉村的共同努力下,貧困群眾的生活定會越來越好,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定能如期實現。(記者 王鵬程 馬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