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7-03-15
- 來源:
據甘肅日報報道(記者 宋振峰)為了切實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確保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過去的一年,我省立足貧困退出驗收,加快實施“1+17”精準扶貧農村飲水安全支持計劃,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實行清單式管理,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長效機制建設,使水利扶貧的政策、資金、項目、力量進一步聚焦扶貧對象,千方百計保障貧困人口飲水安全。
按照精準扶貧“1+17”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省水利廳進一步細化方案,將2016、2017兩年目標任務一次安排部署實施。他們超前謀劃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充分發揮水利投融資平臺作用,貸款解決資金缺口,并通過“旬報告、月督促、季公示”等措施加快工程建設。2016年底,我省提前一年完成了精準扶貧“1+17”方案確定的兩年建設任務,穩定解決了11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打牢了貧困退出基礎。
結合精準扶貧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實際,我省去年建成全國第一個農村飲水安全到戶、到工程管理信息平臺,為脫貧攻堅的精準施策和退出驗收提供了可靠依據。省水利廳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開發建設了全省485萬農村用水戶、1992萬農村人口和近萬處集中供水工程、42萬處分散供水工程的信息庫,并與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進行了數據共享,實現了省、市、縣三級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精準化管理。
依據《甘肅省貧困退出驗收辦法》,結合國家有關規范標準,省水利廳以《甘肅省農村飲用水供水管理條例》為指導,研究制定了《甘肅省貧困退出飲水安全驗收實施意見》,將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專管機構、建立維修養護基金、建成運行縣級水質檢測中心等三項長效機制作為貧困退出驗收的硬條件和否決項。同時,全面落實縣級人民政府為農村飲水安全責任主體,切實推進制度建設,保障農村飲水安全長效運行。
省水利廳還建立健全公示公告制度,指導各縣區政府向社會公開縣域內所有農村飲水供水工程的覆蓋范圍以及管理責任人名單和聯系方式等信息,并以村為單元,在村委會或公眾場所對飲水信息進行張榜公示,做到家喻戶曉。這既為群眾反映、咨詢和解決飲水方面的問題提供方便,又讓群眾切實了解脫貧成效,全面接受社會監督。
根據縣級自驗、市級全面驗收、省級入戶抽查和電話調查結果,省水利廳還強化目標任務和責任,嚴格貧困退出飲水安全驗收程序,對擬退出貧困縣逐縣進行了單項驗收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