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7-05-27
- 來源:
記者 嚴存義
黨代表張璇,個頭不高,白襯衣、黑裙子、馬尾辮,看上去像個中學生,秀氣而陽光。
眼前這位看似弱不禁風的“小姑娘”,卻有著“大能耐”:大學畢業后,張璇自愿到隴南市成縣雞峰鎮長溝村當了一名大學生村官。5年來,她扎根農村,訪貧問苦,調查研究,并向父母借款自辦網店,把農民自產的土雞、土雞蛋、土蜂蜜、核桃等土特產銷售到全國各地,給當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帶領鄉親們創出電商扶貧的新路子。長溝村農民人均收入從2013年的2000元增加到2016年的6600元。由于工作業績突出,去年28歲的張璇當上了雞峰鎮副鎮長。
“林鐸同志在報告中用很大篇幅談農村和農業發展,圍繞促進農民增收、打贏脫貧攻堅戰作了全面部署,聽了很受鼓舞,對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更加有信心。”張璇說。
報告中提出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這一點,張璇體會很深。
“這些年,我們發展農村電商,就是探索‘支部+合作社+電商+農戶’的形式,把合作社建在村黨支部,使合作社有了主心骨,充分發揮黨員致富帶頭作用,把農戶帶動起來,組織起來,形成規模效益,共同應對市場風險,共同實現增收致富。”
“報告中還提到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張璇說,我省各地特色產業種類繁多、優勢明顯,希望通過電商帶動,增強品牌意識,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張璇告訴記者,借助農村電商發展,這幾年,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和有關單位的幫扶下,雞峰鎮每個村都通上了水泥路,農產品外運比以前方便多了。
“山貨賣到了山外,同時也把我們這兒美麗的自然風光宣傳出去,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來觀光旅游。”張璇認為,應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把電商扶貧與旅游扶貧結合起來,把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結合起來,既“賣”產品,也“賣”旅游,不斷拓展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