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3-21
- 來源: 清水縣鄉村振興局
開春以來,走進清水縣草川鋪鎮黃崖村,從核桃園到辣椒地,從西梅田到養殖場,修剪果樹、播種育苗、平整土地,到處是一派忙碌的春耕生產景象。這是清水縣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舉全縣之力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個生動場景。
強化黨建引領 讓村民動起來
草川鋪鎮黃崖村以村級“兩委”換屆選舉為契機,把黨性強、作風硬、會經營、肯奉獻的黨員配置到合適的崗位,充分發揮了黨員干部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同時,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積極培育本村人才隊伍,多次組織村干部、致富帶頭人外出學習交流,以他山之石攻我山之玉,不斷增強本土“農業專家”培養能力。
“我們結合2020年底村‘兩委’換屆,選優配強村級班子,從本鄉鎮范圍內選出了熱愛熟悉農村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形成了干隊伍年輕,工作熱情高,戰斗能力強的村黨支部班子。創新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大力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拓寬規模經營形式,為農戶提供更多的就業渠道,增加收入。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拓寬產業發展思路,用好用活村集體資金,讓農戶享受更多的產業收益。”草川鋪鎮黨建辦主任黃盾說。
2021年,黃崖村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統攬,積極構建新型農業生產體系,培育壯大富有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探索新的利益聯結機制,創新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通過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條延伸等方式,發展壯大核桃等特色優勢產業,保障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
“我們黃崖村是一個非貧困村,村集體收入單一,去年,我們拓寬思路依靠種植業獎補項目,以黨社聯建合作社牽頭種植訂單辣椒100畝,收益8.6萬元,種植油菜220畝,收益9萬元,合作社總收益17.6萬元,為村集體分紅4.2萬元。收購農戶青皮核桃26萬斤,打造核桃周邊產品出售。因為去年收益好,我們按照入戶20%為農戶分了紅,大家都很振奮,干勁越來越足了。”黃崖村黨支部書記白俊亮說。
發展現代農業 讓村民富起來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靠特色。近年來,清水縣聚焦現代農業,立足當地特色資源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產業布局,牢牢抓穩鄉村產業振興的“方向盤”,打造有特色、有產業的美麗新農鄉村。
驚蟄時節,萬物復蘇,黃崖村迎來了連續多日的好天氣。在西梅種植園內,沉睡了整個冬天的樹枝在陽光的“洗禮”下有了發芽的跡象,雖然氣溫還沒回升到西梅最佳生長溫度,但村書記白俊亮已經組織村民們忙碌了起來。
今年25歲的白俊亮是一名不折不扣的“90”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村民門前看見兩棵掛滿果實的西梅樹,新發現讓年輕的白俊亮看到了致富的商機,萌生了種植西梅的想法。為了讓想法落地見效,他多次將黃崖村自產的西梅送到果業局鑒定,經鑒定,黃崖村農戶門前生長的西梅樹為“法蘭西西梅”,果實色澤、品質均屬上乘,鑒定結果更加堅定了白俊亮在黃崖村試種植西梅的決心。
“我們在華嶺灣試種了6畝西梅,今年就會掛果,如果效果好的話,村上將會對殘敗果園進行改造,改造成西梅園大面積推廣。后續我們對養殖業也進行了布局,剛剛對下溝舊村進行了場地的平整,打算用今年的收益建設一個養殖場。我們村上的產業是建成一項交付農戶負責一項,相當于農戶給我們村集體分紅,我們村集體負責搭建平臺,農戶負責管理,形成良好的發展模式,讓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發展產業的機會。”黃崖村黨支部書記白俊亮說。
西梅有降壓,安眠,清熱生津,強化肝臟的功能,也可消除疲勞、緩解便秘、提防貧血、抗氧化。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保健養生觀念的不斷增強,西梅有益于人們身體的功效,逐漸被大多數人熟知。這也注定了西梅必然是市場的搶手貨、稀缺資源。
大筆繪新圖,鄉村日日新。下一步,草川鋪鎮將繼續發展特色產業,建設美麗鄉村,展現鄉村產業興、生態美、治理優的新面貌,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打開新局面!
拓寬增收渠道 讓村民笑起來
在黃崖村核桃園里,10多名群眾正在涂白、施肥、刨盤……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自開春以來,核桃園管護進入關鍵時期,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其中,嚴格按照果園管護要點進行整形修剪、翻整土地、病蟲害防治等每一環節的護理,全面加強核桃樹綜合管理工作,實現綜合管護一片、發揮效益一片,確保核桃樹今年有一個好收成。
“這是我們今年高接換優的20畝試點,還有1200畝核桃園的提質增效,這個果園所有收入的果品合作社會全部收購,收購之后將會在建立的核桃加工全產業鏈上加工。先從青皮核桃,到濕核桃,再到核桃去皮、最后到核桃油產品,打造成品牌,分階段出售。另外,我將會對核桃園進行推廣和認證,通過電商平臺向外出售。”黃崖村黨支部書記白俊亮說。
千方百計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提高村集體經濟積累。今年,草川鋪鎮認真貫徹落實縣第十六次黨代會和全縣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兩域兩路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全縣六大產業板塊體系,著力構建核桃產業標準化示范園。隨著核桃產業連片發展模式的不斷拉動,家家受益,戶戶得實惠,走出了一條重要的生態環保和經濟效益“雙贏”之路。
“我們還在華嶺灣種植120畝訂單辣椒,辣椒品種為二荊條,因為它產量高,價格穩定,所以銷路我們都已經協商好了。同時,在豆坪種植40—60畝的荏,在20畝高接換優的果園里套種油菜,1200畝提質增效的果園里種植艾草,樹下經濟作物多年來是困擾農戶的難題,這兩樣如果套種成功,又將是果園中增加農民收益的作物。”黃崖村黨支部書記白俊亮說。
黃崖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種植核桃,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近來,村民們都十分忙碌,有的在忙著施肥、有的在進行修剪樹枝,有的在除草、澆灌,春日的暖陽灑在寬闊平整的土地上,到處顯得生機勃勃。
“目前,全鎮村集體收入中光伏收益資金占了一大部分,但光伏資金始終是項目收益分配資金,真正要增加村集體收入,對我們山區鄉鎮來說,唯有發展產業。當前,我們搶抓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的大好機遇,根據縣十六次黨代會確定的產業發展目標,以黨支部為引領、以合作社和農戶為載體,帶動核桃、蠶豆、萬壽菊等特色產業大發展,從而增加村集體收入,帶領群眾增收。”草川鋪鎮黨委書記申國鳳說。
今年,清水縣按照全產業鏈發展的思路,在延鏈強鏈補鏈和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生產上下功夫,全面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推進果品、畜牧、蔬菜、中藥材、小雜糧五大富民產業全面實現倍增目標。注重算經濟賬、產值賬,力爭用兩到三年時間,把核桃、花卉、金銀花、草畜一體培育成10億級產業,萬壽菊、蠶豆培育成3億級產業,讓大產業“頂天立地”,小產業“鋪天蓋地”。同時,瞄準“五大產業示范片帶”,不斷激活特色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描繪鄉村振興的嶄新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