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7-24
- 來源:臨夏州融媒體中心
在東鄉縣高山鄉布楞溝上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喝一口村民家中甘甜的自來水,聽一席老人們憶苦思甜的心里話,一切都展現出黨的溫暖與關懷?!吧介g大道已通暢,校園里歌聲朗;世世代代誰曾想,窮山變成幸福莊。”近年來,布楞溝村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努力走出一條農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如今,群眾生活好了,心情好了,心氣足了。
在東鄉縣,像布楞溝村這樣的美麗鄉村已從單個“盆景”發展成整片“風景”,見證了東鄉縣圍繞和美鄉村這一總目標,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的接力之路,并不斷賦予新內涵,繪就了一幅新時代和美鄉村新畫卷。
東鄉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山區,生活在地質災害區,沒有經濟能力搬家的群眾不在少數,想搬沒錢搬的問題普遍存在。近年來,該縣通過“下山入川、出山進城”的方式,把分散居住在1735條山梁和3083條溝壑中的群眾集中到4條經濟帶上,一次性解決了山區群眾吃水、住房、上學、就醫、就業等難題,在短短兩年時間里,沿洮河經濟帶55棟高樓拔地而起,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公共服務配套逐漸完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創造了達板模式、達板標準、達板速度,實現了東鄉的永續發展。如今,4530戶山區群眾搬遷入住新居。生活富裕是和美鄉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勞動力就業是全面推進致富增收的關鍵措施。達板鎮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園項目在提質增效原有21家企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企地聯動、以商招商、聯合招商等模式,成功引進入駐方大麗明紡織、金強信邦電纜、金銀花產業園、廈臨輕工、方大展耀新材料等31家企業,建設項目投入資金達19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1萬個以上。
“我們原來住在車家灣鄉馬脊梁村,去縣城得走一兩個小時,坐車也不方便。山路不好走,下雨更危險。搬到達板鎮安置點后,我在家附近的東鄉縣方大麗明紡織有限公司上班,妻子馬發土麥在臨夏回香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上班,我們兩人每月有8000多元的收入!”馬撒力哈說。
龍泉鎮現代寒旱特色農業蔬菜基地主要種植西紅柿、辣椒、娃娃菜、甜瓜、茄子、早熟玉米,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吸納當地15人就業,間接用工30人,年產值超過90萬元;河灘鎮農民把游山、玩水、體驗農家生活的鄉村游打造得越來越完美;唐汪鎮通過舉辦杏花節、杏子采摘節等活動,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游,培育致富產業。
和美鄉村建設,既要讓鄉村有“顏值”,也要有“氣質”;讓群眾既有“品位”,也要有“品德”,促進鄉村“面子”“里子”統籌發展,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人居環境改善是群眾看得到的幸福,東鄉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方面,以農村“廁所革命”、村莊清潔行動、拆危治亂專項整治行動等為重點,健全完善鄉鎮、村管理網格,全力推進鄉村環境治理??h上著力擦亮鄉風文明“底色”,塑造鄉村振興之“魂”,一條條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讀,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特色圖畫,把一面面舊墻改造成既美觀又會“說話”的“文化墻”,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
如今,一幅生態宜居、活力宜業,隊伍強、鄉風正、環境美、產業興、村民樂的新景象在東鄉大地徐徐展開,人們享受著和美鄉村建設帶來的幸福生活。站在山頂,放眼望去,規劃有序的村莊、步步皆景的環境、紅瓦白墻的農家院落星羅棋布,這些儼然已成為助力和美鄉村的“美麗”成果……那勒寺鎮食用菌基地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和美鄉村的“東鄉模樣”會越來越俊俏,越來越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