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2-11-02
- 來源:
?
傾情幫扶為民謀福祉
——省委組織部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紀實
???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猶如一縷春風,瞬間吹暖了隴原大地的每一個村莊角落。作為幫聯環縣的“班長”,省委組織部認真貫徹務實和創新兩大要求,圍繞“先基礎、后產業,先富腦袋、后富口袋,先培育典型、后全面推進”的幫聯思路,不斷創新幫聯載體,深化幫扶措施,使幫聯的環縣4個貧困村、105戶特困戶的面貌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取得了明顯的幫扶效果。
??? 深入調研謀劃致富藍圖
??? 省委組織部堅持早深入、早調研、早對接,在行動剛一開始,幫聯干部就迫不及待地深入幫聯村、戶調研摸底、對接幫扶。短短八個月時間里,吳德剛部長先后四次到環縣調研指導,開展幫扶,其他幫聯干部人均來過兩次,有的干部甚至來了五、六次落實幫扶任務。為了能夠準確真實掌握村情民意,為今后開展幫扶打好基礎,專門從部機關選派了一名工作得力的優秀年輕干部到幫聯鄉鎮掛職,負責上下銜接,開展相關工作。
??? 在多次的入戶對接、深入調研、座談交流中,省委組織部干部職工摸清了貧困村和特困戶的底子,把如何謀劃貧困村、戶的發展思路擺在了突出位置。著眼長遠,從省農科院聘請3位專家深入幫扶村的田間地頭對土壤、氣候、地形等進行調研論證,科學分析4個貧困村發展困難和潛力,提出適宜的發展思路;聘請省規劃院、省建筑設計院專業人士,完善了4個村的村莊規劃。按照“修飯碗田、種地膜糧、養致富羊、通致富路、建安民房、授創業技”的致富路子,幫助貧困戶指明了發展路子;圍繞培育優勢產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等方面,研究制定了4個村的《五年發展規劃》、《小康發展規劃》,為幫聯村繪制了發展致富藍圖。
??? 授之以漁開展智力扶貧
??? 省委組織部在行動剛一開始,幫扶干部就為每戶幫聯戶送去了1000元的幫扶資金,有效解決了困難群眾春耕生產燃眉之急。但是他們明白“授之以魚”只能解近憂,而“授之以漁”才能幫助老百姓長遠脫貧致富。
??? 扶貧先扶智。針對當地群眾觀念守舊、思想保守、視野狹窄等問題,省委組織部在雙聯行動中探索實行科教幫扶和智力扶貧的新路子,想方設法幫助群眾轉變觀念、提升技能、增強本領。他們結合宣傳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積極開展政策法規宣傳,耐心細致地給群眾宣講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雙聯行動目的意義,還定期不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宣傳、惠農政策宣講等活動,爭取為每戶培養一名政策明白人。
??? 環縣的貧困,一方面受制于自然條件和發展基礎,另一方面還是科技的落后,基于此,省委組織部采取“走出去、請進來、說服教育、示范引導、集中培訓”相結合的辦法,大力開展教育培訓活動,促使當地群眾不斷提高科技文化素質,增強致富本領。組織曲子鎮40名果農和基層干部赴靜寧縣參加蘋果栽植技術培訓班;組織高寨溝村25名群眾赴張掖市高臺、臨澤、甘州、民樂、山丹五縣區,考察學習種植養殖、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經驗。邀請中央電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就果品、花卉種植、日光溫室管理、羊畜科學養殖、動物疫情防治、設施農業推廣等知識進行現場指導培訓,接受群眾咨詢;依托當地職專、農廣校等現有培訓資源,積極培訓蘋果和核桃栽植、管理和舍飼養殖等技術人員300多人。此外,還為聯系村和農戶發放農業科技和種植、養殖技術知識讀本1000冊,協調人民教育出版社為環縣5000名小學生捐贈了《新編小學生字典》。
??? 精心扶持培育主導產業
??? 省委組織部把提高群眾收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作為雙聯行動的重要任務來抓。針對當地川區人多地少,但生產生活較為便利;山塬區地多人少,但立地條件差,交通、住房都很困難的現狀,因村制宜,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策”的方法,引導貧困群眾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提出了“川區發展設施瓜菜、原區發展旱作農業、山區發展棚圈養殖”的產業發展思路。
??? 今年以來,省委組織部先后為幫聯的4個貧困村協調支農資金900多萬元,為72戶幫聯戶協調落實婦女小額貼息貸款133萬元,扶持新建養殖暖棚55座,投放小尾寒羊910只,購置鍘草機60臺;栽植蘋果1200畝、核桃350畝。新建鋼架拱棚90座、日光溫室12座,維修鋼架拱棚880座,竹竿拱棚1920座,動員種植設施瓜菜2005畝,畝均收入達5000元以上。
??? 統籌項目破解瓶頸制約
??? 省委組織部把爭取建設項目作為雙聯行動的重要抓手,堅持從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見效最容易的事情入手,通過召開協調會、主動與環縣溝通,多方銜接爭取項目,依托項目改善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破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先后協調爭取幫扶環縣的項目共3大類56個,概算總投資12702.8萬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類36個,產業發展類15個,科技(智力)幫扶類5個,今年計劃實施的項目37個。目前,已實施23個,落實資金2386.8萬元,新修及維修田間渠系配套工程3.5公里、通村通組砂礫路24公里、涵洞2處,水泥路2公里,整理土地5000畝;實施荒山造林2400畝,易地扶貧搬遷農戶50戶,改造農戶危舊房85戶;完成孟家寨、樓房子2個村的環境連片治理項目,完成周灣村的扶貧整村推進項目。通過一批基礎設施項目的大力實施,使一些制約當地發展的瓶頸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觀,為群眾一心一意謀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建強陣地強化基本保障
??? 環縣自然條件艱苦,群眾居住分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很大部分特別是偏遠山區新建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設備不配套,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明顯。針對這一現狀,省委組織部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著眼于抓基層、打基礎,有針對性地指導環縣扎實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著力加強陣地建設。幫助改擴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22處,實現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全覆蓋;有針對性地指導開展“四化三統一”活動(即: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活動經常化、服務最大化,統一門牌標識、統一室內布設、統一制度簿冊),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配套設施建設,破解了偏遠山區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作用發揮難的困境。積極籌措經費25萬元,建成村級電信模式遠程教育站點2個,為群眾提供了信息服務和技術咨詢。
??? 基層干部是推動農村發展的領路人和中堅力量,省委組織部以建隊伍、增活力、促發展為主題,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有效提升了基層干部在農村的核心引領水平。協調省內外高層次培訓基地,大力開展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指導制定了《環縣干部赴外培訓五年規劃》,先后在省委黨校舉辦環縣百名基層干部專題培訓班,在國家開放大學(中央電大)舉辦村黨組織組織書記培訓班,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辦大學生村官培訓班;組織環縣21個鄉鎮黨委書記赴長三角地區參加省外培訓班;組織251名村黨支部書記和鄉鎮黨委副書記、專職組織干事,赴西峰區、寧縣考察學習了農村專業合作社、村級民主管理、特色優勢產業培育等方面的經驗;組織省直單位幫聯的36個村黨支部書記、部分養殖專業合作社及養殖大戶,赴張掖市甘州等縣區考察學習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經驗。通過組織培訓和考察學習,幫助環縣廣大黨員干部開闊了眼界,提高了領導科學發展、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