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09-10-12
- 點擊:0
- 來源:
2008年,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和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努力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大力開拓城鄉消費市場,積極推進現代流通方式轉變,不斷培育新的增長點,有效應對商品供求變化及地震災害等因素的影響,采取切實措施,保持消費品市場穩定,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對外貿易方面通過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升外貿發展質量,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全年完成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60億元大關,創歷史新高。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2008年全省消費品市場運行基本情況
(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較快增長
2008年,全省消費品市場商品銷售持續較快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受總體消費水平提升、物價水平上漲等因素影響,全省消費品市場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0.14億元,同比增長18.82%,比上年同期增幅高2.67個百分點,并且呈快速平穩增長的走勢,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8.45%,二季度增長19.62%,三季度增長21.14%。從各月增長情況來看,月度零售額均保持在70億元以上,累計增幅也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分別為:17.69%、17.19%、18.45%、18.68%、18.92%、19.62%、20.11%、20.19%、 20.15% 、19.8%、19.33%和18.82%。
(二)城鄉市場均呈現出較快速度的發展。
在全省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消費環境日趨改善的推動下,全省城鄉市場繁榮活躍,呈現了消費結構升級,城鄉消費穩步提高的良好發展勢頭。2008年,在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市的零售額達到638.87億元,增長18.52%,比上年增幅提高了2.1個百分點;縣及縣以下實現零售總額分別為158.56億元和192.70億元,分別增長19.66%和19.13%比上年同期提高4個百分點。
(三)批發零售業引領消費品市場增長,住宿和餐飲業銷售活躍。
2008年全省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804.62億元,同比增長19.75%,占全省消費品零售額的81.3%,是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主導因素。住宿、餐飲兩大行業繼續保持活躍,增幅持續領先,據統計,2008年住宿餐飲業零售額達163.79億元,同比增長19.7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6個百分點。
(四)消費熱點不斷涌現,居民消費熱情不斷提高。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居民消費意愿顯著增強,消費層次和消費水平逐步提高。特別是近年來政府出臺的各項惠民政策和家電下鄉等促銷措施的實施,消費結構升級正逐步成為推動全省消費市場增長的最大動力。熱銷商品主要集中在糧油、肉禽蛋、服裝鞋帽及針紡織品、化妝品、金銀珠寶、家用電器、通訊器材、汽車等,消費升級步伐加快,市場消費亮點頻現。
(五)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市場調控取得成效。
1、糧食。2008年我省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年產量達到了877萬噸。其中小麥產量為263萬噸,玉米產量為270萬噸,全省各類市場主體收購糧食274萬噸,銷售糧食263萬噸。為做好糧食的宏觀調控,我們認真組織了糧食流通方面的項目實施,近年來,省預算內資金共安排1800萬元(企業自籌配套資金1300多萬元)支持省級儲備糧庫擴建項目14個,新增倉容14.6萬噸(已建成12.6萬噸,2008年安排的2萬噸倉容正在建設中)。同時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甘肅省糧食現代物流專項規劃》,積極爭取將河西和隴東南兩個糧食現代物流中心列為國家2009年支持的項目,將蘭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建設列為省預算內資金扶持項目。
2、食用植物油。2008年我省油料生產實現了恢復性增長,全省播種面積499.7萬畝,產量達51.8萬噸。全省各類市場主體收購食用植物油1.09萬噸,銷售食用油2.47萬噸。上半年受全球食用油供求趨緊影響,我省食用植物油也出現了貨緊價揚,我們認真貫徹國家和省政府的各項宏觀調控措施,通過項目實施,努力擴大生產加工能力,保證市場供應。安排省預算內投資300萬元對白銀景泰三福糧油有限公司植物油精煉加工項目給予了支持;協調安排技改資金100萬元,支持了白銀食油植物油小包裝項目。
3、棉花。2008年我省棉花播種面積120萬畝,產量達14萬噸。受全球棉花市場低迷的影響,省內棉花銷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農民“賣難”問題比較突出。對此我們認真組織協調,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組織企業競拍交售國家儲備棉,使我省80%的棉花入儲國家儲備。同時我們積極組織棉花加工企業生產設備更新改造項目的實施,2008年安排改造企業7個,國債貼息資金175萬元, 2009年國家已同意再給安排8家改造名額,使我省棉花加工企業設備更新改造的達到55家(比國家原批規劃增加5個),改造總投資達4億元以上,享受國債貼息資金1375萬元。
4、 成品油。2008年我省成品油市場運行平穩,全年成品油消費27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0%左右,有力地支持了工農業生產和城鄉經濟發展。為了進一步完善成品油零售網絡布局,我們按照“總量控制、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方便群眾”的指導原則,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原規劃布局進行了調整,保證新修高速公路服務區、主要城市出入口等重點站的布局,兼顧考慮新興市鎮和移民聚集區的市場需求。為了促進我省天然氣新能源的利用和燃氣汽車快速發展,我們會同蘭州大學經濟學院進行甘肅省燃氣汽車產業發展的路徑選擇及其相關產業空間布局的課題研究,目前規劃已完成并開始實施。
二、2008年全省對外貿易運行情況
(一)進出口貿易占全國的比重下降,外貿走勢呈先揚后抑態勢。
2008年全國進出口總值完成25616.3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7.8%,增速比上年回落5.5個百分點。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省外貿進出口增速下降較快,進出口總值達到60.8億美元,同比增長10.7%,但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總量居26位,在西部12省區中總量居8位。進出口額占全國的比重由2007年的0.25%下降到0.24%,與此同時,進出口總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14.98%下降到13.67%。
從2008年全省外貿走勢來看,呈先揚后抑態勢,上半年走勢相對平穩,下半年后,受全球金融危機經濟明顯放緩的影響,我省進出口貿易開始出現下跌。到12月份當月降幅達到了46%,其中進口下降了近5%,是我省近幾年來的新低。
(二)進出口增速持續回落,進口保持一定增幅,出口負增長。
2008年我省進出口貿易在上年43.69%高位增長基礎上,仍保持了增長態勢。其中:進口增長16.8%,出口負增長3.5%,這也是近年來我省外貿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進口增幅的下滑,出口的負增長,嚴重影響了全年進出口任務的完成。
(三)受國際經濟衰退影響,原材料進出口大幅下降。
由于國際經濟的不景氣,市場需求減弱,導致我省原材料進出口商品價格大幅下降,對原材料的進出口產生較大影響。2008年我省原材料完成進口35.5億美元,同比增長9.03%,增幅下降63個百分點,占全省進口總值79.24%,其中:銅精礦進口13.18億美元,同比增長6.23%;鎳礦砂進口8億美元,同比增長42.64%;鎳锍進口3.93億美元,同比下降59.15%;鈷礦砂進口3.23萬美元,同比增長164.41%;鐵礦砂進口2.83億美元,同比增長56%;鎳濕法冶煉中間品進口2.15萬美元,同比增長52.97%;鎳進口1.82萬美元,同比增長30.39%。原材料產品出口和上年相比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全年共完成原材料出口7.6億美元,同比下降30.26%,占全年出口總額的47.5%,其中:鋼材出口3.75億美元,同比下降46.67%;硅鐵出口2.03億美元,同比增長25.90%;鋅出口343萬美元,同比下降94%;鎳出口1029萬美元,同比下降86.52%。
(四)一般貿易平穩發展,加工貿易小幅下降。
2008年我省一般貿易進出口總值57.6億美元,同比增長11.45%,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運行態勢平穩。而在加工貿易方面,由于我省加快了貿易轉型升級的步伐,提高了加工貿易的加工深度,有效的遏制住了加工貿易進出口持續大幅下滑的局面,使全年加工貿易進出口達到3億美元,同比下降3.8%(2007年加工貿易額完成3.11億美元,同比下降55.56%),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4.9%。
(五)國有企業進出口平穩增長,民營企業增幅較快。
2008年,我省經濟雖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遇到很多困難,但仍保持了較快發展的勢頭,全年預計實現生產總值 3100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130億元,比上年增長10.5%。經濟的較快增長,促進了企業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增強,國有企業在全省對外貿易領域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主力軍作用。2008年全省國有企業共完成進出口總額51.8億美元,增長10.3%,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85.1%,前十名企業完成進出口52.36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86.12%。
在排名前十的企業中超億美元進出口企業由上年的六家減少到三家,金川公司、酒鋼(集團)、白銀公司三家進出口大戶,對全省進出口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加大,成為我省進出口貿易的主導力量。三戶企業完成進出口48.71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額的80.12%。
2008年我省民營企業進出口有較大幅度增長,全年完成進出口額5.3億美元,同比增長27.7%,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9.7%,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六)機電產品進出口勢頭良好,農產品出口平穩增長。
2008年我省機電產品進出口大幅度增長,全年完成進出口額5.6億美元,占全省外貿進出口額的8.57%,其中:機電產品進口完成3.1億美元,同比增長93.75%,進口的高新技術產品和機械設備將為擴大我省的機電產品出口打下堅實的基礎,機電產品出口完成2.5億美元,同比增長3.73%。
近年來我省發揮區域特色農產品優勢,著力發展外向型農業經濟,取得成效。目前全省農產品出口貿易企業已發展到124家,2008年農產品出口2.8億美元,增長22.5%,占全省總值的17.2%,其中:蘋果汁6814萬美元,同比增長35.41%;蕃茄醬罐頭出口2891萬美元,同比增長184.79%;蔬菜種子出口1781萬美元,同比增長43.35%;葵花籽出口1182萬美元,同比增長74.48%,以上產品共出口1.27億美元,占農產品出口額的45.36%。
三、2009年內外貿易形勢分析
2009年將是近幾年來我省經貿工作形勢最嚴峻、困難最多、壓力最大的一年。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還在加劇,并對實體經濟產生愈來愈嚴重的影響,這是自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以來最嚴重一次。世界經濟將經歷一個較長的低迷和調整時期,對我國經濟負面影響進一步顯現,國內經濟增速下滑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
盡管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不確定因素增多,內外貿發展趨勢不容樂觀,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穩定的,中央近期提出要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并出臺了擴大內需和減免進出口關稅的各項政策措施,必將促進內外貿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從我省情況看,省委、省政府為了確保2009年經濟的平穩運行,出臺了多項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的政策措施,確保經濟平穩增長。因此2009年我省的內外貿市場,有利因素和制約條件并存,但有利因素仍占主導。一是今年國家將采取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進一步增加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擴大農機具補貼范圍和種類,提高補貼標準,這些政策為農民的基本消費需求提供了保障。為啟動農村消費,國家將繼續加大對農村流通網絡的投入,同時擴大“家電下鄉”范圍,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推動家電商品走進農村市場,擴大農村消費需求,這些政策措施的實施,有助于增強廣大農民的消費意愿,促進潛在的消費需求轉化為現實購買力;二是民生問題倍受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改善民生提高到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高度,民生問題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今年將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低收入群體等社保對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準,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城市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等一系列關注民生問題的落實,有利于改善民生,刺激消費,增強城鄉居民的消費信心,擴大消費需求;三是國家擴大投資促進消費的宏觀調控措施將促進內外貿市場的快速發展。國家去年增發的1000億國債投資和今年即將發行的1300億國債投資將有力的拉動我國經濟較快發展,也必將對消費品市場和外貿進出口產生較大影響。五是國家最近出臺的對外貿領域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效應已有所顯現。加之我省傳統出口產品仍具有較強競爭力,特別是物廉價美的農產品在質量價格上的明顯優勢,盡管對新興市場的出口難度加大,但仍將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
四、2009年全省經貿工作任務和主要措施
2009年經貿工作的總體思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任務,著力做好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工作,加快現代流通業發展,努力擴大居民消費,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
(一)抓住機遇,迎難而上,開拓經貿工作新局面。2009年將是國家拉動內需政策執行和發揮作用關鍵的一年,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國家和省上的各項宏觀調控措施,作好重要商品的總量平衡工作,加強市場監測預警,完善重要商品供需信息的收集,及時掌握重要商品的購、銷、存和價格動態,密切跟蹤監測外貿進出口和國內、省內消費市場運行情況以及重要工業品、農產品進出口動態。堅持做好《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和《外貿運行情況分析》編制和報送制度,為經貿工作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二)繼續抓好項目建設做好項目儲備。繼續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做好國家投向的項目爭取工作,同時做好省預算內資金、地方國債、中期票據項目篩選上報工作。繼續做好全省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工作,確保三個市場完成竣工和兩大系統投入使用;做好糧食現代物流項目的申報爭取工作,積極對國家已批準的兩個糧食物流中心的建設給與指導和支持;配合全省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組織實施好省級儲備糧庫的改造建設,加快蘭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和油脂加工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同時繼續做好重點項目儲備。一是要做好糧食現代物流規劃項目延伸選點,重點支持企業完善“四散”(散裝、散卸、散運、散儲)工程。二是積極開展現代物流規劃的實施,著手修改全省現代物流規劃,爭取國家對重點項目的支持。三是進一步完善省級油脂油料儲備體系,爭取國債資金對植物油加工、小包裝植物油分銷配送設施建設的支持。四是繼續做好農產品市場兩大系統改造升級工作,篩選一批已完成升級改造的骨干市場利用國債資金支持建設倉儲保鮮、交易棚廳、分級包裝、物流配送及等設施建設,提高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現代化水平。
(三)培育新型消費領域,促進消費結構升級。通過政策引導和支持,大力發展旅游、文化、體育等服務性消費,形成新的消費熱點。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有力時機,完善消費政策,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增強我省中等收入者對住房、汽車等商品的消費能力,引導經營企業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激發和釋放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提高即期消費的能力,加快實現我省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換代。同時,大力發展旅游業,充分利用我省旅游資源,加快我省旅游產業化發展,提升旅游產業水平,促進旅游消費的快速發展。
(四)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搞活農產品流通。鼓勵引導大中型連鎖超市、品牌零售企業向縣城及農村市場延伸,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健全農村流通網絡,提高農村市場流通效率;充分利用國家實施“家電下鄉”的政策,建立完善適合農村消費特點的家電生產流通體系。積極探索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模式,建立健全城鄉雙向流通網絡。采取多種形式推進農產品經營企業與農產品生產者進行對接,建立鮮活農產品快速流通渠道,促進農產品流通和農民增收,擴大消費需求。
(五)綜合運用出口退稅、外貿發展基金、財政貼息等政策措施,促進外貿平穩發展。要利用國家調整進口關稅、擴大進口信貸規模,設立進口融資擔保等政策,積極擴大國內需要的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進口,增加重要戰略物資儲備。支持擁有自主品牌,核心技術的產品和大型機械設備以及農產品等有競爭力的產品出口,支持企業開展營銷、研發和并購,加快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
(六)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構建和諧消費環境。積極引導流通企業誠信經營,認真貫徹落實《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加強流通企業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嚴格市場準入,進一步完善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圍繞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等違法行為,切實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愿意消費、敢于消費的良好環境。
(劉懷印 陶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