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09-10-12
- 點擊:70
- 來源:
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撐”的總體發展戰略,以全省工業強省大會精神為指導,堅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產業集聚”原則,以創新發展為基本思路,以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為依托,以規范管理體制入手,以增強開發區整體發展實力為目標,全省開發區建設取得了新成效。<?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2008年全省開發區工作情況
全省2個國家級開發區(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34個省級開發區(其中經濟開發區14個,工業園區19個,高新技術產業開園區1個)分別按照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各市州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的要求,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營造發展環境,千方百計招商引資,各項工作均取得了豐碩成果。截止2008年底,36個開發區規劃面積<?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37180公頃,審核面積17870.8公頃,建成面積15342公頃;累計進區企業投資501億元,其中當年投資81億元;進區企業6543家,其中當年入駐370家。全年實現生產總值451億元,占全省全年生產總值的14.54%;財政收入53.8億元,占全省財政收入的11.425%;就業人數32.56萬人。
(一)科學規劃,明確開發區建設和發展的思路和重點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稟賦等實際情況,各市州政府著手開展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總體規劃以及環境保護規劃等緊密銜接,對未來各地今后工業集中區發展的整體思路、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工業用地、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進行了梳理和明確。其中,慶陽市工業集中區發展總體規劃上報省政府后,經有關部門審查審核后已經由省政府批復;武威市工業集中區發展總體規劃由武威市政府上報省政府后,有關部門正在組織審查,對規劃作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后進行批復。
同時,各開發區和工業集中區的工作積極性很高,平涼市工業園區、武威肅南祁青工業集中區、慶陽長慶橋工業集中區、武威市民勤縣紅沙崗工業集中區等將編制的建設規劃上報省政府請求批復,省政府已責成組織有關部門審查審批。
(二)制度保障,促進開發區規范發展
為解決我省開發區目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并在國家政策框架下規范開發區的審批制度,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加強開發區土地管理、環境保護及基礎設施建設,理順管理體制,明確管理職責,加大政策措施扶持力度,保障開發區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我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組織起草了《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開發區發展的若干意見》。“若干意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提出了全省開發區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結合即將開始的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在強化開發區管理體制部分中,提出建立促進開發區發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并大膽創新開發區管理體制,明確各地政府以及各開發區管委會的職能職責;按照國家有關文件的規定,明確了開發區設立、擴區及升級的審批程序;要求各地政府科學編制開發區發展規劃,并明確了規劃的審批制度;嚴格開發區土地管理、環境保護以及節能減排,加快推進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從財政、土地、產業轉移、科技創新、金融、人才管理、服務體系、激勵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快開發區發展的政策措施,以保障“若干意見”達到預期目標。“若干意見”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修改完善后將報請省政府下發。
(三)資金扶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2008年,省級財政安排了1億元財政扶持資金,對1個國家級和17個省級開發區基礎設施項目進行了扶持。同時,我委也安排預算內基建資金,著重對玉門、雙城等6個省級開發區進行了資金補助,帶動總投資4486萬元。此外,各市州政府也積極設立地方開發區專項資金,支持開發區加快建設。這些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改善了開發區發展環境,為各地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摸清情況,加強開發區發展思路的研究
各地有部門和各開發區積極配合,認真填報了開發區經濟指標統計表,為開發區發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針對各開發區實際,我們將全省36個開發區的基礎設施項目、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入駐企業、招商項目等基本情況匯編成冊。同時,為了更加合理節約利用土地,統籌規劃工業用地,我們會同西北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開展了《甘肅省工業用地規劃研究》,為我省(縣、區)拓展工業發展空間,做到工業集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省開發區取得了很大成效,對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示范和輻射效應日益明顯,但在建設和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層次和質量參差不齊,招商引資困難;二是開發區建設和發展極不平衡,區域差別較大;三是法律法規不健全,管理體制不完善,投資環境亟待創新;四是土地規劃不科學,土地利用不合理;五是人才資源匱乏。
二、2009年工作打算
2009年,在全球金融風暴的大背景下,開發區工作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國家也將采取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以促增長保穩定,盡力熨平經濟波幅。在這種大背景下,我省開發區工作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完善制度為核心,以理順管理體制為契機,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通過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產業開發,實現全省開發區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一)整章建制,完善開發區法律制度環境
盡快報請省政府審議“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開發區發展的若干意見”,并下發執行。我們將加強監督檢查各市州政府、各部門及各開發區對“若干意見”的管理機構、職能職責、優惠政策、保障措施等的落實情況,在此基礎上,著手開展“甘肅省開發區管理條例”的起草和制訂工作,進一步完善開發區政策環境。
(二)突出重點,促進開發區再上新臺階
我省金昌經濟開發區、酒泉和嘉峪關工業園區、天水經濟開發區和白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較好,走在了全省省級開發區的前列,也為全省開發區發展起到了示范和帶動作用。借國家將啟動國家級開發區升級審批的機遇,我省將重點上報以上幾個開發區,力爭將金昌經濟開發區、酒嘉經濟開發區以及天水經濟開發區申報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將白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申報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三)加大投入,完善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
在利用好全省開發區專項資金、財力補助資金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進一步加大中央國債、省級國債以及國外資金的爭取力度,投入國家級及省級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部分用于發展較好、潛力較大的工業集中區發展。同時,要加大各市州政府的投入力度,開發區通過土地收益、稅收返還、銀行貸款等,帶動全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開發區建設,完善開發區發展的硬環境。
(四)嚴格審定,有序推進開發區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
繼續做好各市州工業集中區發展總體規劃的審定,以及現有各開發區建設規劃的修編和報批工作,著力做好新設立的天水循環經濟產業園和酒泉風光電產業園的規劃工作,搞好甘肅隴南西成經濟開發區的擴區工作。同時,結合各市州工業集中區發展總體規劃,著手開展全省“十二五”開發區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完善規劃體系,規范和促進開發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