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16
- 來源:平涼日報
據平涼日報崇信報道(記者梁明韜)走進崇信縣鄉村農家院落,一座座大棚內菌香四溢,蜂箱旁蜜香撲鼻,小小農家庭院逐漸成為富民增收的“聚寶盆”,為農戶帶來了“真金白銀”。
今年,崇信縣以特色化培育、全鏈條服務、多元化增收模式,在特色產業發展上持續延鏈條、擴規模。采取實物補助+項目扶持的方式,對香菇菌棒財政每棒補助3元,對農戶自行購苗的中華蜂,每箱補助400元,對在自家門前屋后栽植的特色林果苗木,由果業部門統一采購,免費發放給農戶。全縣累計投放香菇菌棒186萬棒,養殖中華蜂6000箱,發放各類苗木1.48萬株,激發帶動3127戶農戶投身發展庭院經濟。
崇信縣整合培訓資源,打造“新農人”培育工程,通過“課堂講理論+田間教實操”的模式,舉辦專題培訓班12期,邀請農技專家深入田間院落,手把手傳授香菇種植、果樹修剪、中華蜂管護等技術,使農戶從“門外漢”變成“土專家”。圍繞“供種-生產-銷售”環節,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使庭院經濟從單打獨斗邁向抱團發展。從源頭把控種源品質,食用菌產業依托方勝菇業統一生產優質香菇菌棒;特色林果產業實行“政府主導+公開招標”機制,精準集中采購優質苗木;中華蜂養殖則引導農戶優選健康蜂群,從源頭上降低病害風險。
同時,整合農超對接、直供直銷、冷鮮配送等渠道,通過方勝公司統一回收香菇,再經過自有品牌進入商超、電商平臺;中華蜂養殖建立蜂蜜深加工生產線,開發出蜂糖酒等系列農產品;特色林果則提前與收購商簽訂協議,形成產有定向、銷有保障。
“企業+基地+村集體+農戶”的模式,讓農戶在產業鏈各環節都能獲利,186萬棒香菇產菇280萬斤,戶均增收8000元;6000箱中華蜂產蜜3萬斤,銷售收入120萬元;特色林果為2251戶農戶種下“搖錢樹”。
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特色產業布局,為崇信縣強村富民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