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19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占東
9月初,甘肅陸港云鏈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陸港云鏈)首臺無人機在內蒙古一家煤炭生產企業正式投用,通過物聯網技術,對這家企業用以融資的動產質押物——兩個坑口的50萬噸5000大卡煤炭進行遠程監管,其數量、體積、流動狀態等要素數據,實時顯示在陸港云鏈研發的智慧云倉數字化監管平臺上,并以微信小程序的便捷方式,讓融資企業和金融機構實時掌握。
陸港云鏈數據信息事業部總監徐盼介紹,這一來自云端的動產質押物監管服務,實現了讓金融機構更放心,讓融資企業使用資金的過程更順心,讓第三方監管者——陸港云鏈的監管更安心,等于在云端架起了一座企業與金融機構實時信任的橋梁。
徐盼介紹,在具體監管過程中,陸港云鏈在這家企業專設一名動產質押物監管員,同時配置無人機立體監測,形成人機協同的監管體系。為了更靈活地支持企業發展,這一動產質押物也可以動態出庫。比如,生產企業在遇到市場機遇,計劃以理想價格出售這兩個坑口的煤炭時,只需要留存好同等價值的其他類型的煤炭作為質押置換即可。而這一動態信息,會及時從“云倉管家”金融監管平臺告知融資方和金融機構。這是陸港云鏈在運用科技賦能地方金融監管、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方面邁出的關鍵一步。
曾幾何時,在金融供給和需求中存在著“中小企業多、融資難,社會資本多、投資難”的“兩多兩難”問題。特別是企業用以融資的質押物,也多以不動產為主。如何實現金融供給和需求的更好匹配?關鍵在于建立起融資企業與金融機構間的互信。
針對近年來融資領域將企業質押物從不動產延伸到動產之后,融資雙方要對動產質押物進行實時監管的新需求,陸港云鏈于2024年9月正式上線“云倉管家”金融監管平臺。該平臺以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為底座,構建起一個覆蓋供應鏈金融交易全流程的動態化、穿透式監管系統,可實現全景動態監控、智能風險預警、穿透式信用管理、高效協同監管。
比如,在全景動態監控方面,這個平臺可對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涉及的融資企業、金融機構等多方主體的交易、票據、庫存、貨物流、場景等關鍵要素實現實時、可視化動態追蹤。
在設備升級協同上,依托無人機自動巡查、3D孿生倉等先進技術設備,確保監管標的物的安全以及數據準確,通過5G技術與金融機構、金融監管平臺進行對接,實現數據的無縫銜接。
在高效協同監管上,平臺為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提供統一、高效的數據接口和監管工具,支持跨部門信息共享與協同監管,提升監管響應速度與精準度。
平臺運行一年來,已在新疆、河南、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多個省份上線應用,合作融資企業17家、金融機構7家,監管生產生活類動產抵押物場站23個、監管動產質押物貨種55種、監管貨值達10億元,同時支撐該平臺的系統已取得國家軟件著作權證書。
陸港云鏈是甘肅國際物流集團子公司,是甘肅國際物流集團賦能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創新供應鏈,打造國際化、現代化、智慧化物流企業的科技支撐。今年7月底,在甘肅省政府國資委支持下,陸港云鏈“云倉管家”金融監管平臺被納入2025年度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持省屬企業科研項目,獲得支持資金300萬元,用于打造2.0升級版。
陸港云鏈黨總支書記、董事長劉永華表示,公司將搶抓供應鏈金融新需求,加力推進科技創新,打造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確保“云倉管家”金融監管平臺高效、安全、穩定運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活水”精準灌溉實體經濟,推動構建更健康、透明、高效的甘肅供應鏈金融生態,助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