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8-11
- 來源:甘肅省水利廳網站

民樂縣大堵麻河東干渠水資源保護利用所以服務灌區發展為核心,聚焦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管理、高效節水等關鍵領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通過實打實的舉措提升水利服務質效,為轄區農業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 “水動力”。
提速重點工程建設,夯實水利服務根基。作為大堵麻河防洪治理工程的建設方,水管所錨定“安全與效益并重”目標,全力推動工程提質增速。針對9.74公里治理河段、9.836公里防洪護岸等核心項目,建立“周調度、月通報”機制,協調施工單位優化工序銜接,在汛期來臨前已完成70%主體工程,工程建設中,推行“陽光施工”模式,公開招標流程、進度計劃及資金使用情況,設立投訴反饋通道,及時回應群眾對質量監督、洪流影響的關切,實現工程進度與群眾滿意度雙提升。
深化水資源改革,激活節水增效潛力。以水權制度改革為抓手,創新水資源管理服務模式。全面推行用水預算管理,根據轄區耕地面積、作物種類及灌溉定額,嚴格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將民樂縣2025年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下達到21個村、121個村民小組及4764個用水戶,實現“總量控制、空間均衡”的精細化管理。搭建水權交易平臺,引導農戶、合作社開展節余水量交易,截至目前完成交易2筆,涉及水量6萬立方米,既讓節水戶獲得實惠,又保障了高效農業用水需求。
打造智慧灌溉樣板,升級農業服務水平。聚焦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推進智慧灌溉高效節水示范項目落地。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要求,結合全縣水利工作重點,以“水銀行”為創新載體,依托瓦房城水庫水源樞紐,建成35座水肥一體化蓄水池(含新建12座),構建起“引蓄水—精準灌—強管理”的全鏈條節水體系。通過《農業灌溉節水合同書》與安全管理體系共同構建起“水銀行”的運營保障網。合同以“預付費充值+節水積分制”撬動全民節水“金杠桿”。農戶需在灌溉季前按預估水量預繳水費至“水銀行賬戶”,完成節水指標者可在次年優先配水權。
聚焦民生灌溉需求,做優一線服務保障。始終將農業灌溉用水服務作為“民心工程”抓實抓細。在水費、水量和水價管理這一關乎用水戶切身利益的核心環節上,始終堅守公開透明的原則底線,通過建立健全一系列科學合理、嚴謹規范的管理制度與操作流程,切實保障用水戶在繳費過程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例如,定期在灌區范圍內的顯著位置以及“灌區二維碼”、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上公示水費收繳標準、水量使用明細以及水價調整依據等信息,讓每一位用水戶都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用水情況以及應繳納的費用明細,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在灌區范圍內營造出了一種和諧穩定、互信互利的供用水關系,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奠定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下一步,灌區將持續深化水利服務改革,在工程管護、水權交易、智慧灌溉等領域推出更多便民利企舉措,以更優質的水利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為轄區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白子鑫撰稿 楊新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