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8-08
- 點擊:22
- 來源:平涼日報
記者?姜慧仁
平涼市體育館的幕墻外,崆峒山的輪廓在晨光中愈發清晰。第四屆“崆峒杯”全國女子業余圍棋公開賽開賽在即,作為連續三屆的見證者,那些被計時器與落子聲填滿的日子,如同棋盤上的黑白棋子,在記憶中錯落成生動的圖景。從2021年的蹣跚起步到2024年的鑄就輝煌,“崆峒杯”用三載春秋,在平涼這片圍棋發源地,澆灌出一朵屬于女子業余棋手的絢麗之花。
2021:初落子,黑白世界里的初心與倔強
2021年5月,第一屆“崆峒杯”的賽場里暖意涌動。186名來自全國11個省份的女棋手,讓這座古城第一次因女子圍棋賽事沸騰。賽場內,百人對弈的靜穆中,唯有棋子叩擊棋盤的脆響與計時器的滴答聲此起彼伏,仿佛在續寫著崆峒山棋盤嶺上流傳千年的對弈傳說。
成人組江蘇棋手艾欣楠的參賽證上,貼著一張泛黃的“黃河杯”參賽紀念貼紙。這位9歲離鄉學棋的業余5段棋手,始終對前一年在平涼獲得“黃河杯”第四名耿耿于懷。“最后一局輸在一個低級失誤上,回去后夜夜復盤,總覺得欠自己一個交代。”賽前訓練時,她的指尖在棋子上反復摩挲,棋盤邊角的“劫爭”圖譜被標注得密密麻麻。
9輪鏖戰中,艾欣楠展現出驚人的韌性。
面對河南棋手李小溪的關鍵一戰,她在落后20目的情況下,憑借一記精妙的“挖斷”逆轉局勢。終盤時,她捏著最后一顆棋子的手微微顫抖,掌心的汗濡濕了棋盒邊緣——這是她13年棋涯中首個全國性賽事的全勝戰績。
這屆賽事的意義已超越勝負。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王誼在開幕式上說:“這是全國首個女子業余圍棋公開賽,平涼為女子圍棋搭起了一座橋。”
2023:再對弈,段位晉升里的青春鋒芒
2023年盛夏,第二屆“崆峒杯”的報名名單上,香港特別行政區棋手的名字格外醒目。235名選手、50余支隊伍的規模,讓賽場臨時增設兩排棋桌。
少兒組最后一輪,吳婧妮與北京棋手周潤竹的對決成了全場焦點。當她在右上角走出“飛壓”的妙手時,場邊觀賽的教練悄悄豎起了大拇指。終局數子,她以9盤全勝的戰績奪冠,成為賽事史上最年輕的6段晉升者。
成人組的王涵則演繹了“逆襲”傳奇。這位“山無遮海無攔隊”的棋手在前三輪兩負一勝,瀕臨淘汰。第四輪前夜,她在柳湖邊散步時聽聞左宗棠曾在此對弈的故事,突然頓悟:“下棋和做人一樣,穩住陣腳才能翻盤。”此后她以“穩扎穩打”的風格連勝六場,最終獲得亞軍并成功升段。她的隊友潘天行拿下成人組冠軍,團隊斬獲團體第一,領獎時全隊舉起寫有“棋行天下”的橫幅,背景里崆峒山的云海翻涌如棋盤上的波瀾。
2024:終綻放,業余7段與不老的熱愛
2024年8月,第三屆賽事的304名選手中,63歲的馮寶榮成了獨特的風景線。這位來自天津市河西區的退休教師,連續征戰“崆峒杯”。她“老樹盤根”式的防守棋法,讓對手屢屢感嘆“姜還是老的辣”。
成人組的巔峰對決在上海棋手陳思與衛冕亞軍王涵之間展開。這盤棋持續了5小時10分,當陳思落下制勝一子時,計時器的蜂鳴聲成了喝彩的前奏。她不僅以全勝戰績奪冠,更成為中國圍棋史上首位女子業余7段。
少兒組的較量同樣扣人心弦。杭州棋手高靜篪以“快棋”風格橫掃對手,甘肅選手喻瑞琳則憑借細膩的官子功夫拿下亞軍。
閉幕式上,中國圍棋協會名譽主席王汝南看著成績單感慨:“從186人到304人,從5段比拼到7段誕生,‘崆峒杯’三年走完了十年的路。”當馮寶榮接過老年組冠軍獎牌時,全場響起掌聲,有對勝利的致敬,更有對圍棋跨越年齡的禮贊。
三載春秋流轉,“崆峒杯”從一顆埋下的種子長成參天大樹。艾欣楠的倔強、張曦元的純真、吳婧妮的銳不可當、陳思的巔峰突破、馮寶榮的老當益壯,這些身影,讓“圍棋之鄉”的底蘊有了更鮮活的注腳。
如今,第四屆賽事的棋鐘即將敲響。新的落子聲將與崆峒山的風、柳湖的水共鳴,在這片孕育了圍棋傳奇的土地上,繼續書寫華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