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5-16
- 來源:蘭州新區報
高標準農田種植現場。蘭州新區報記者李佳麗?攝
蘭州新區報記者?李佳麗
時下,秦王川大地處處涌動著生機與希望。站在高標準農田上,放眼望去,溝渠與田地互聯互通,高標準農田建設正繪制著春耕生產的亮麗底色,勾勒出一幅幅全新的農業生產圖景。
小田并大田
低產變豐產
走進上川鎮澇池灘村高標準農田現場,經過沙壩清理、耕地平整、管道安裝后的土地一望無邊,工人們正在進行管道打壓試水工作。
“上川鎮澇池灘村高標準農田片區是新區2024年高標準農田項目主要片區之一。該項目共建設4.27萬畝,其中,高標準農田建設2.0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提升2.26萬畝,涉及秦川鎮炮臺、新昌和上川鎮黃茨灘、五聯、達家梁、古聯7個村,目前項目已全部完成施工,正在進行管道打壓試水和防風帶補種工作。”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技術員馬濤介紹道。
據了解,在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前,秦川鎮、上川鎮的農田“零、散、碎”,不利于規模化、特色化現代農業的發展。為改善現代農業發展條件,新區以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統一驗收、統一上圖入庫的管理機制為牽引,掀起了一場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革命。2019年以來,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7.5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提升7.4萬畝,覆蓋基本農田面積達到80%,受益人群達3200余戶、10000余人。
借助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東風,蘭州新區積極打造特色小麥、玉米、苜蓿等規模化特色種植基地,讓“巴掌田”變成“大塊田”,“低產田”變成“高效田”,耕地面積不斷增加,農業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土地上“保險”
收入有保障
目前,秦川鎮華家井村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的玉米陸續出苗,一株株破土而出的玉米苗,展現出勃勃生機。華家井村“兩委”成員穿梭在田間地頭,仔細查看玉米幼苗的長勢、密度及整齊度,與種植戶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播種時間、種子品種、土壤墑情及田間管理措施等情況,現場指導種植戶加強田間管理,確保玉米苗齊、苗壯。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實施,不僅改善了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引導土地規模經營,還促進了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民的收入實現了穩定增長。
上川鎮紅井槽村村民張元輝笑著說:“以前守著這幾畝地,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多少錢。現在有了高標準農田,灌溉方便了,路也好走了,機械作業也施展開了。土地全部流轉給了合作社,我和妻子成了管理員,滿眼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啊。這高標準農田就像給我們的土地上了‘保險’,收入有了保障,心里別提多踏實了!”
節本增效,是高標準農田的優勢之一。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道:“目前,轄區已建成的15.4萬畝高標準農田,通過水肥一體化,全部實現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精細化轉變,節水可達30%。再加上滴灌系統精準滴灌肥料到作物根部,‘增效減量’的優勢更加顯現,降下來的成本非常可觀。”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提升耕地質量、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新區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深入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全面筑牢糧食安全“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