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01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曹立萍
武山縣,是位于甘肅東南部渭水河畔的一個小縣城。2024年,郵儲銀行定點幫扶武山縣。自此,這座西北小城和這家國字號的“大銀行”結下不解之緣,一場跨越山海的情誼開始在這里生根發芽。
一年多來,郵儲銀行圍繞武山縣情實際和發展需求,聚焦產業發展、金融支持、招商引資等重點領域,挖掘幫扶資源、拓展幫扶渠道、創新幫扶模式,推動定點幫扶工作走深走實,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2024年,郵儲銀行在武山縣謀劃實施農業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扶持村集體經濟壯大發展、鄉村基礎設施完善和人才就業培訓等方面幫扶項目共8個,總投資共計700萬元。
強工業,夯實縣域發展基礎
縣域經濟要發展,離不開工業。
位于縣城東部的武山縣工業集中區,下轄城關工業制造產業園、渭川農畜產品加工產業園、鴛鴦馬力新型建材產業園三個產業功能片區。
經過多年發展,武山工業集中區從一塊空地,逐步形成了以農畜產品加工、新型建材、輕工制造為主導,以商貿服務業為配套的產業體系,初具規模效應,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4年,武山工業集中區被評為省級開發區,是郵儲銀行的幫扶和支持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武山工業集中區管委會主任康亮亮說。
康亮亮告訴記者,污水處理廠是工業集中區的基礎配套設施。然而,武山工業集中區配套建設的污水處理廠,一度因為資金不足無法正常投運,這給工業園區招引企業進駐帶來極大困難。
怎么辦?康亮亮考慮再三,向郵儲銀行定點幫扶干部、武山縣副縣長麥國泉匯報了工業集中區建設面臨的資金困難。
“了解情況后,我立即向總行提出資金申請。總行在充分討論后,從年度幫扶資金預算中,緊急撥付300萬元,用于購買污水處理設備。”麥國泉說。
在郵儲銀行的資金支持下,武山縣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廠在今年2月正式建成投運,對城關園區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進行集中處理,日處理規模達1000立方米,年處理能力36.5萬立方米。
隨著污水處理廠的建成投運,當地招引工業企業入駐園區的基礎條件大幅提升,園區的工業集聚效應也進一步凸顯。
據悉,年產3000噸乳粉、山野菜加工、蔬菜產地物流園、菜大師中央廚房等重點產業項目已陸續在園區落地投產。
截至目前,武山縣工業集中區工業企業達34家,商貿及其他企業27家,新建企業6家。今年1—7月,武山縣工業集中區實現工業產值8.61億元,同比增速47.56%。
興產業,拓寬農戶增收渠道
走進武山縣灘歌鎮黑池殿村,目之所及,一座座現代化溫室大棚鱗次櫛比,寬闊的產業路四通八達,展現出一幅農業產業蓬勃發展的新圖景。
灘歌鎮鎮長徐新宇告訴記者,灘歌鎮黑池殿村有127座冬暖大棚,占地約120畝。前些年,因為當地勞動力進城務工、蔬菜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農民種植大棚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冬暖大棚都處于閑置狀態。
如何把這些冬暖大棚用起來?
麥國泉了解情況后,提出采用“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和“鄉鎮自籌資金+定點幫扶資金”的出資模式,對溫室大棚設施進行改造,交由村集體重新運營。
經過多方論證,這一提議得到郵儲銀行總行的支持。不久后,郵儲銀行就投入了200萬元資金對黑池殿村原有的25座夯土式單邊冬暖大棚進行改建,配備自動卷簾、水肥一體化滴灌等現代農業設施,打造成為智能化控溫冬暖大棚。
項目建成后,為帶動村民積極承包種植冬暖大棚,灘歌鎮黑池殿村集體率先試種了4座西紅柿大棚。當年西紅柿畝產達到6500斤,畝產值達到4.5萬元以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在村集體的帶動下,黑池殿村村民馬志同成為第一批主動承包大棚的農戶。“以前在外面跑車,又危險又累,現在就在家門口,務自己的大棚,還能賺到錢。好得很!”馬志同說,今年自己承包的兩個棚的網紋瓜品質都不錯,賣了6萬多元。等第二批大棚改造好了,還要多租幾個棚。
為解決村民的后顧之憂,郵儲銀行還積極聯系對接果蔬銷售龍頭企業,承接訂單式種植生產。2024年底,黑池殿村村集體通過種植和經營大棚共計收入23萬元。
產業振興,群眾滿意。
郵儲銀行從產業振興發展入手,將幫扶工作與當地產業發展所需相結合,提升產業基礎設施,拓展群眾增收渠道,有力助推當地產業發展。
“目前,我們正在以灘歌鎮黑池殿村為中心,將蔬菜大棚與周邊的文旅資源串點成線,打造集油菜觀光、原料供給、田園體驗、休閑度假等特色產業為一體的灘歌鎮黑池殿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園。”麥國泉說。
促振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要致富,先修路。一條條美麗的農村公路,串起千家萬戶,既是村民的出行路,也是增收致富路。
在武山縣,榆盤鎮魯班村至四灣村,沿線旅游資源、耕地資源豐富。然而,由于資金不足,這條產業路遲遲未硬化,不僅影響了群眾出行和農業生產生活,也制約著當地通過發掘旅游資源實現鄉村振興的步伐。
郵儲銀行資金支持的榆盤鎮魯班村至四灣村硬化路。
“以前一到雨季,這條路泥濘不堪,車進不去,四灣村村民們種的藜麥等農作物也運不出來,更別提發展旅游了。”榆盤鎮黨委書記楊春巧告訴記者。
為幫助當地群眾解決出行和產業發展難題,去年9月,郵儲銀行投入160萬元,對榆盤鎮魯班村至四灣村產業路進行硬化。同年10月,這條長3.5公里、寬6米的產業路正式建成。
“路修好了,全鎮通村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極大地方便群眾安全出行。同時,這條路將榆盤鎮境內的魯班山、水簾洞、光明寺、新雪寺等資源串聯起來,為我們發展旅游產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楊春巧說。
路通了,村子也更美了。
走進武山縣楊河鎮劉強村,村道干凈整潔,家家戶戶門前鮮花盛開,流水潺潺,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展現眼前。
“前幾年,村道窄小,車進不去,出不來。門前的河道連護欄都沒有。”劉強村黨支部書記鐘國旭說,如今在郵儲銀行資金幫扶下,劉強村不僅車道寬了,還種上了花,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提升。今年夏天更是吸引了不少周邊游客來游玩避暑,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不僅如此,郵儲銀行還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在農產品銷售、金融貸款等方面給予武山縣大力支持。
郵儲銀行聯合深圳報業集團簽訂武山縣蘋果銷售意向協議,打造專屬于武山縣的幫扶品牌“山上郵禮”,廣泛推介武山縣花牛蘋果等農特產品,帶動更多優質農特產品“進城出圈”。同時,積極對接郵儲銀行在全國12個省級分行,通過“組團式”消費幫扶,拓展武山縣農產品銷售渠道。截至目前,郵儲銀行通過郵政分銷平臺銷售武山縣蔬菜、雜糧、粉條、櫻桃、金絲皇菊、食用油等農特產30余類1500余萬元。
今年5月,由郵儲銀行深圳分行出資24.8萬元贊助,深圳萬擔糧農業有限公司策劃,助力武山縣作為唯一一個以縣區為單位的參展方,成功亮相第21屆深圳文博會。
郵儲銀行以惠農合作項目為抓手,圍繞蔬菜、水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創新推出“鄉村振興產業貸款”,大力支持當地特色產業發展。一年多來,累計投放貸款3.27億元,有效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
…………
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
一年多來,郵儲銀行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聚焦“五大振興”,助力產業升級、民生改善、農戶增收,堅持以“產業+消費+金融”提高幫扶實效,有力推動武山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