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9-14
- 點擊:0
-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甘肅天水,這座被譽為“羲皇故里”的千年古城,不僅是歷史文化的富礦,還是風靡全國的麻辣燙熱點。如今,這座寶藏小城正在發生時尚蝶變。
2023年3月,“我和四季有個約會”——“車窗外的春天”旅游主題推廣和旅行商考察踩線團體走進天水市伏羲廟景區。(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李亞龍 攝
始祖文化傳承創新
天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化史、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還是伏羲氏的誕生地、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和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
步入天水街頭,古色古香的建筑撲面而來,沿街而設的文創店內,以伏羲女媧為原型設計的動漫玩偶令人眼前一亮。近年來,天水著力打造伏羲始祖文化傳承創新區,深度提煉伏羲畫卦的故事,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原創大型情景體驗劇《天水千古秀》,通過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引領觀眾在“情境式體驗、浸入式品鑒、移動式觀賞”中感受古老深厚的伏羲文化。
2024年6月4日,甘肅天水,航拍麥積山石窟。九美旦增 攝
交通便捷網紅之地
為何“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經濟學者認為,便捷的交通是吸引游客前來打卡的主因。天水處于蘭州、西安、銀川、成都四個省(自治區)會(首府)城市的中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隴東南交通樞紐。隴海鐵路、寶蘭客專、連霍高速橫貫東西,天平鐵路、十天高速、天平高速、靜天高速和正在建設的天隴鐵路縱通南北,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陸運網絡。
在這片兼跨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神奇土地上,北雄南秀兼具,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其中,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猶如藏身山間的奇觀,菩薩與弟子的竊竊私語、第44窟主佛的“東方微笑”,無不穿越時空、與來訪者產生共鳴。
科技賦能現代農業
天水農業主要以果品、蔬菜、畜牧、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為主。當地花牛蘋果、秦安蜜桃、甘谷辣椒等特色農產品紛紛揚帆出海。“這段時間確實忙得不得了,要帶山東、河北的客人去地里看貨。我們種了近20年蘋果,有700多棵果樹,種植管護經驗豐富,種出來的果子成熟后松脆多汁,來購買的都是回頭客。”50多歲的天水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果農武玉琴9月12日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自家蘋果產業發展情況。說罷,她便又快速帶客商走進掛滿果子的蘋果地里。
科技賦能農產品,更讓當地農戶“只愁長,不愁賣”。天水市張家川縣中部蔬菜產業示范基地種植的櫻桃番茄正迎來豐收季。“這些‘小寶寶’是今年引進的法國品種,生長在智能聯動溫室里,一斤要賣25元人民幣,可金貴呢!”恒碩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楊俊峰說,基地集無土栽培示范、荷蘭高效生產模式推廣、新品種新科技展示于一體,種植的櫻桃番茄、反季節特色果蔬只愁產量跟不上,不愁賣。
2024年6月,甘肅天水城市景觀。楊艷敏 攝
新質生產力現成效
天水還是中國三線建設布局的老工業基地和甘肅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以電子信息、電工電器、機械制造、醫藥食品、建筑建材為主,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數控機床、中高壓開關柜等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正在培育壯大,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未來產業加快布局發展。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林柯對中新社記者說,從歷史上看,天水不僅是中華文化發源地,是中原和西南地區交流的重要樞紐,而且也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區域和工業基地,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工業基礎。如今當地不斷厚植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新質生產力顯現新成效、迸發新活力。未來,天水在國家戰略布局中,其經濟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天水發展也將越來越興旺。(文/中新社記者 丁思 閆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