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基因強大開放是蘭州的天然基因。作為移民城市,開放與包容是蘭州歷史與現實最鮮明的氣質。從最初有歷史記載的幾萬人發展到現在的現代化大都市,蘭州的人口經過了古代、近代和建國初期幾次大的遷徒,形成了如今的413萬人口規模和人口類型。不同民族、不同方言、不同
2024-05-27
金昌市因境內有金川峽,又以永昌縣析置,故名。漢武帝置番和、驪癈2縣,隋為番和縣。唐為天寶縣。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永昌路。明洪武三年(1370)改置永昌衛。清雍正二年(1724)改永昌縣。為適應金川鎳基地建設發展需要,1981年2月設立金昌市。將永昌縣的寧遠堡、西
2018-08-30
張掖,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得名,史稱甘州。西漢元鼎六年(前111)析武威郡置張掖郡。隋初廢張掖郡為甘州。元為甘州路及山丹州地,屬甘肅行省。1912年為甘涼道地。1949年設張掖專區,專署駐張掖縣,轄張掖、臨澤、高臺、山丹、民樂5縣。1950年撤銷張掖專區,
白銀因礦得名,因企設市(區)。明朝洪武年間,白銀開采興盛,官方在此設立采煉機構“白銀廠”,有“日出斗金”“積銷金城”之說,白銀緣此而得名。夏、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區境主要為羌族人游牧地。秦末漢初為匈奴族游牧地。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區境歸
天水因“天河注水”的傳說而得名。夏、商時期屬雍州。周孝王十二年(公元前九世紀)贏非子在秦池(今張家川縣城南一帶)為王室養馬有功被封于秦,號贏秦。秦即后世的秦亭,是今天水市轄區見于史籍的最早地名。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滅邽戎、冀戎,置邽(今天水市城區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在境內置榆中縣,屬隴西郡。西漢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蘭州始置金城縣,屬天水郡。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金城,取“金城湯池”之意;一說,因初次在這里筑城時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東漢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隴西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擊敗匈奴,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西漢政府在原休屠王領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周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為西戎占據,秦為月氏駐牧地。西漢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占領河西。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霍去病擊敗匈奴
甘肅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的省份。商周之際,周秦部族先后在今甘肅東部崛起并向東發展,對國家政治生活產生過重大影響。漢武帝至昭帝間陸續設武威、張掖、敦煌、天水、安定、武都、金城諸郡。至元,全國創設省制,甘肅正式設省。至清朝乾隆年間,甘肅轄區除今省
2018-06-25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始了我國行政制度的新階段。在摧毀舊政權以后,黨和人民政府總結了革命根據地行政建設的經驗,結合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情況,逐步形成省、專區(州、市)、縣(市、區)三級地方行政體制。 1949年8 月甘肅省解放以后,即成
2016-04-18
辛亥革命以后,廢除了清代的府、州、廳制。民國初期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甘肅共設7 道,下轄77縣,即蘭山道(治皋蘭縣,清蘭州府地)、寧夏道(治寧夏縣,清寧夏府地)、西寧道(治西寧目,清西寧府地)、涇原道(治平涼縣,清平涼、秋陽
一月份 3日省長林鐸主持召開了省政府第138次常務會議。會議審議了提請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審議稿)》和《甘肅省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審議稿)》、《甘肅省2016年全省財政預算執行
2018-07-09
一月份 6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全程參加指導省審計廳黨組“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會。 15~19日 政協甘肅省十一屆四次會議在蘭州舉行。會議通過了政協甘肅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政治決議;通過了政協甘肅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
2018-07-04
一月份 4日 省委常委會在蘭州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精神,研究部署了全省農業農村和組織等工作。 12~14日 省長劉偉平主持召開座談會,分別聽取了農業口和社會事業口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企業界代表
2018-07-02
一月 10日 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在蘭州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2013年全省“三農”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刻分析了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安排部署了2014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討論了《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意見(
2018-06-28
一月5日 省長劉偉平主持召開了省政府第123次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甘肅省校車安全管理辦法》和《甘肅省地表水功能區劃(2012~2030年)》。全省質量工作會議在蘭州召開。省長、省推進質量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偉平、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劉平均出席會議并講話。2
2018-06-27
一月2-3日 省長劉偉平到隴南、天水、定西走訪慰問了困難企業和貧困戶,視察了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工作,鼓勵干部群眾堅定信心,千方百計脫貧致富。11-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到甘肅省考察。深入到貧困地區和受災地區,看望慰問了受災群眾、殘疾人
2011年1月份 3日 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劉偉平到省氣象局、省電力公司調研,并看望慰問了干部職工。
2011-07-06
1月份 4日 省長徐守盛到蘭州市檢查考核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情況。強調,要繼續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2010-03-16
2009年1月份 5日 省長徐守盛帶領省政府有關方面負責人專程前往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協,聽取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省政協委員、省級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 7日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在蘭州會見了專程來我省走
2009-06-04
1月15日至21日 中共甘肅省委七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召開。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中共甘肅省委關于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1月29日 中共甘肅省委、省人民政府在西峰市召開全省第七次老區建設會議。提出:以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為指針,認真總結七
2009-03-11
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人民的抗日救亡斗爭 日本帝國主義的大舉入侵,使中國面臨民族危亡的關頭。公元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中國共產黨致電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提出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創造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聯合抗日的新局面。為了在甘肅建
一、紅25軍首先進入甘肅 公元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實行戰略轉移,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誕生于鄂豫皖蘇區的紅25軍 3000多人,于公元1934年11月開始轉移。公元1935年8月1日,在陜甘交界的雙石鋪,消滅胡宗南部4個連后,經鳳縣西進入甘肅。8月3日,攻克兩
一、中國共產黨在甘肅的地下斗爭 1.中國共產黨在甘肅的早期組織及其活動 "五四"運動以后,許多在外地學習的甘肅藉學生,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回到家鄉開展革命活動,他們中間如榆中的張一悟、臨夏的胡廷珍、寧縣的王孝錫和崇信的保至善等,以后都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其中
一、辛亥革命在甘肅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震動了全國,也波及了甘肅。盡管清政府在甘肅的統治者曾派兵鎮壓各地的辛亥義舉,但是甘肅無數愛國革命志士英勇奮斗,流血犧牲,終于結束了清政府在甘肅的黑暗統治。武昌起義后,隴原各地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起義此起彼伏。1911
蘭州這座城,有著悠久的歷史,流傳著許多生動故事。歷史上的蘭州,是怎樣一幅圖景,又有哪些故事呢?讓我們通過這幅留存至今的《金城攬勝圖》,一探究竟。如果說《清明上河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活色生香的大宋東京,那么,留存至今、保存完整的《金城攬勝圖》則讓我們看
2024-06-03
百年前,瑞典學者安特生為驗證其提出的“中國彩陶西來”假說,開啟了中國西北考古調查之旅。1924年,安特生來到洮河岸邊,在甘肅臨洮城南約10公里的馬家窯村發現一處彩陶遺址,這便是后來著名的馬家窯遺址。1944年,中國學者夏鼐開啟西北科學考察之行,先后在甘肅、青海考察一系列遺址,并開展部分發掘工作。他根據田野考古新發現,指正了安特生“六期說”中齊家期和仰韶期早晚關系的錯誤,并在其后的研究中提出,將甘肅仰韶期遺存命名為馬家窯文化。如今,馬家窯
2024-04-09
近古社會經濟的遲滯與發展 宋夏金元之際,甘肅發展遲滯,進人明清兩代甘肅又跨入一個歷史大發展時期。 一、宋元之際甘肅發展的遲滯 宋至元末,是甘肅社會經濟史上一個發展較為緩慢的時期。具體而言,宋夏時,甘肅經濟仍有一定程度的繁榮,元時則遲滯尤為顯著。 公元11世
隴右興盛與"絲綢之路" 一、五涼諸國的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迭經戰亂,社會經濟受到很大破壞;而甘肅河西先后出現的前涼、后涼、南涼、西涼、北涼等政權,由于社會相對比較安定,經濟得到持續發展。 曹魏統一北方,倉慈、皇甫隆等相繼守敦煌。倉慈在敦煌注意"抑挫權
三隴河西諸地的早期開發 商周至秦漢之際是甘肅經濟、政治發展的重要奠基時代。周秦部族的早期發展及若干歷史事件的發生,無疑具有全國性的重要意義。這一時期,甘肅早期的民族融合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周先秦時代發展了東部涇渭農業和河西牧業
新石器遺址幾乎遍及甘肅各地,目前發現共千余處,其中最為著名的為秦安大地灣遺址。 大地灣遺址地處渭河上游,位于秦安縣五營鄉邵店村東。目前發現的遺址面積32萬余平方米,遺址所含文化層位時間跨度甚大,約在7800年前至4500年前間。最下層為大地灣一期,依次上推,第
甘肅已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多分布于隴東涇川、環縣、鎮原各地。舊石器時代遺址在隴東黃土高原比較集中的被發現,很可能說明進人更新世以后,隴東一帶比較更適合遠古人類的生存。鎮原縣寺溝口及姜家灣舊石器中期遺址,經 1965年考古發掘,于湖相沉積中曾發現39件石器,
甘肅遠古人類的出現,一開始就不能不受干旱環境的影響。約在6億年以前,今甘肅所處大部分地區仍為原始海洋所覆蓋,藻類普遍繁殖。距今4.4億年至4億年之間,甘肅古海由于地殼運動逐漸向陸地演變。距今4億年左右,今靜寧永安堡、景泰小營盤水、陽凹山一帶出現了鐮蕨、鱗
在甘肅四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兩千六百多萬各族人民。其中,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就有回、藏、蒙古、裕固、東鄉、保安、撒拉、哈薩克等八個民族。他們主要散布在河湟流域和祁連山的懷抱里。甘肅這片狹長的土地,無論富饒還是貧瘠,都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從歷
2018-07-19
在甘肅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從原始森林到甘南草原,從祁連山脈到戈壁綠洲,從黃河之濱到黃土高坡,廣泛分布著漢、回、藏、東鄉、土、滿、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薩克等多個民族,其中裕固、保安、東鄉族是甘肅的獨有民族。各個民族以其鮮明濃郁的民族風情、宗教文化,
各族人民的英勇斗爭 由于甘肅是一個多民族地區,而歷代統治者為維持其統治,對各族人民無不交替實行"懷柔"、"鎮壓"兩種政策和各種權術手段。各族人民(以及民族內部的部落和教派)為了爭取生存和發展的權利,歷史上曾經進行過多次的起義、暴動和戰爭。 一、東漢羌人起義
曾建立過的國家及其對甘肅歷史的貢獻 一、密須與義渠國 密須是在甘肅立國最早的民族政權。據史書記載,遠在唐虞夏三代時,在今甘肅靈臺縣就有一個叫密須的古地,至殷商時正式建立密須國。 殷代末年,當時的涇水流域出現過好幾個氏族小國,其中有共國、阮國(今涇川)、彭
甘肅古代民族 在歷史上,甘肅曾是一個民族交匯點,眾多的古代民族先后活動于甘肅的歷史舞臺,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14個民族。 一、義渠戎與綿諸 戰國以前,中國被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割據著,當時統稱為:東方曰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狄。義渠戎與綿諸便是
主辦單位:甘肅省經濟研究院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慶陽路60號信息大廈4層 業務咨詢:0931-8800118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0931-8800118 舉報郵箱:gseiadmin@163.com
備案編號:隴ICP備05000182號-1 甘公網安備62010202002760號